文章图片
养殖工船建造切割首张钢板 。王海滨 摄
中新网青岛12月19日电 (采访人员 胡耀杰)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19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动建造 。 该船将于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拢、出坞下水并开展设备及系统调试 , 2022年3月正式交付运营 。
“国信1号”总长249.9米 , 型宽45米 , 型深21.5米 , 设计吃水12米 , 载重量约10万吨 , 排水量13万吨 , 设计航速10节 , 可移动躲避台风、赤潮等恶劣气候 , 在全球海域开展养殖作业 。 全船15个养殖舱能提供80000立方米养殖水体 , 通过养殖水体交换系统实现养殖舱内水体与外界自然海水进行不间断强制交换 , 借助深层取水装置获取适宜温度和盐度的海水进行养殖 , 保证养殖鱼类一直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 进而缩短养殖周期、提升养殖品质 。 随季节和水温变化 , 首艘养殖工船“国信1号”将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列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间开展大黄鱼等高品质鱼种养殖 。
【青岛|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青岛启动建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虎介绍说 , 近年来 , 全球海洋渔业资源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 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 , 而传统的网箱等近岸养殖方式面临养殖密度过大、局部水域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 项目研发团队在近十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基础上 , 完成了以“大型养殖工船功能与船型”“鱼类集约化船载舱养工艺与装备”为核心的创新性成果 , 已经形成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 并在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 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科技同行的关注 。
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韶光介绍说 , 10万吨级养殖工船属全球首制船 , 后续青岛国信集团将联合各合作方逐步投资建设50艘养殖工船 , 形成总吨位突破500万吨、年产名贵海水鱼类20余万吨、产值突破110亿元人民币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 。 目前 , 国信中船公司申请专利8项 , 已获得巴黎公约国际发明专利(授权批准)等多项国内外技术发明专利 。
据悉 , “国信1号”养殖工船在渔业工业化养殖领域创造了养殖渔船单船吨位和养殖规模最大、单舱水体量最高、具备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首个10万吨级全封闭可游弋式大型养殖平台等多项国内外纪录 , 填补了行业空白 。 (完)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