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上市首日市值超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下半场还是医疗服务

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上市,每股定价70.58港元,截至发稿,京东健康涨幅超40%,股价来到100港元,市值超3000亿港元 。数据显示,此次京东健康获得421.91倍超额认购,按照重新分配程序将面对香港散户投资者的股票数量从1910万股提高至4200万股 。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数量从3.628亿股减少至3.399亿股 。
文/胡毓靖
编辑/庄怡
通过从京东分拆上市,京东健康正式与3000亿的阿里健康和1064亿平安好医生正式会战于港股市场 。
不约而同,他们极具前瞻性地看中了万亿规模的数字健康市场,互联网医疗的下半场是医疗服务,而医疗服务则是高投入、高风险、重运营的领域 。要想深入医疗服务,实现更彻底的产业数字化,也许这一次,京东还要花更多功夫 。
京东健康,再造京东?
今年下半年以来,三只独角兽每传一次上市,再造一个京东的口号就要再喊一次 。
而伴随着京东健康上市进程一路走来,竞争对手阿里健康的股价也一路走高,市值已经超过3000亿港元 。
但不论是京东健康,还是阿里健康,其宣称的互联网医疗中,线上化程度最高的依旧是医药产品销售,据两公司最新财报,二者的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87%和84% 。

最新消息|上市首日市值超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下半场还是医疗服务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京东健康招股书

这是来自电商品类扩张思维的惯性,很容易理解,但尚不是真正成熟的数字化大健康 。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除了医药和医疗产品销售,还包括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慢病管理和养老管理等,而京东和阿里都还未走到深处 。
相较而言,平安好医生的健康商城虽然也是其主营业务,在总营收的占比为55%,但商城更像是在线医疗服务业务的补充 。平台内涵盖在线咨询、转诊、挂号、在线处方购药及送药,甚至囊括了体检、医美、口腔及基因检测等消费型医疗服务 。

最新消息|上市首日市值超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下半场还是医疗服务
文章图片

京东健康模式

但尽管如此,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仍然俘获了更多的用户 。
支付宝广泛的使用为阿里健康带来了最庞大的医药产品客户,天猫医药平台的年活跃消费者超过2.5亿,倚靠京东集团自营业务的协同效应,京东健康的年活跃用户为7250万,而平安好医生则仅为6730万,足见支付和电商平台带来的引流作用 。
走出卖药的桎梏,互联网医疗还是一门好生意
但是,医疗服务即便实现线上化,也依旧不是阿里、京东擅长的流量生意 。
【最新消息|上市首日市值超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下半场还是医疗服务】长期以来,互联网医疗最遭质疑的一点在于,没有多少人会真的选择在线上看医生 。
做不了检查,不能望闻问切,沟通不顺畅,即便对于当下的活跃用户而言,线上医疗的吸引力也仅仅在于买药和小病问诊的便利性,这也是当下大健康企业仍旧靠卖药赚钱的原因之一 。
但这种医疗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原因来自疫情对健康管理需求的激活,也得益于日益完善的医疗健康支付体系 。
3月,国家推出的《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

最新消息|上市首日市值超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下半场还是医疗服务
文章图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中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为2180亿元,预计2024年可增至11290亿元,同时医药产品线上渠道销量占院外渠道的比例已从2015年的5%升至10.9%,预计在2030年达到27.5% 。
这之中,庞大的慢性病市场反映了数字化的巨大潜力 。报告显示,慢性病当前占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77%,到2030年将达到84.4%,市场体量将达1487.4亿元 。
而与其他疾病相比,慢性病管理对医生的声誉要求较低,用户需求一般是定期复诊和重复的处方续签和治疗 。
在支付和医保得到报障后,这部分需求能轻易被转移到线上 。
医疗服务是互联网医疗的下半场,但下半场的进程将尤为缓慢 。有业内人士指出,医疗虽然是强消费需求的领域,但其特殊性在于高风险、高投入和重运营 。
今年8月,京东健康推出满足家庭场景健康需求的京东家医,开始向医疗健康服务的纵深处探索 。目前,京东健康已入驻超6.8万名医生,并建立了16家专科中心,并建立线上线下分级诊疗系统,尝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京东健康已经意识到医疗健康和零售的运营思路不一样,它是一个“非标准化”的领域:每家医院的系统、规则、对医生的管理都不一样 。而当下的京东健康走到盈利和上市,也只能算是一个好开头,电商与医疗都是长链路,但二者重合度并不高 。
京东健康“不计成本”的投入还需要更多,这是它要走到医疗服务核心,真正推动医疗产业数字化的必经之路 。而这条长路是否能走通,还需要更多时日来探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