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国产“新冠救命神器”诞生:体积小巧价格“美丽”

采访人员董小红、吴晓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 , 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简称ECMO)大显身手 , 被称为危重患者的“救命神器” 。 近期 , 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ECMO进入临床阶段 , 实现了国产重大医疗器械自主化研制的突破 , 有望打破长期以来该设备依赖进口、价格高昂的局面 , 推动ECMO向基层医院普及 , 让更多患者受益 。 国产第一台ECMO是如何研发的?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独家采访核心科研团队成员 , 揭开幕后的故事 。
五年磨一剑 国产ECMO“小个子有大能量”
一块不到0.5平方米大小的“小方块” , 连接着几根特制的导管 , 整体重量只有6公斤——这就是国产第一台ECMO简约朴素的“真身” 。
但别小看了这套设备 , 不仅核心组件都由我国自主研发 , 还比进口同类设备小巧轻便很多 , 适合便携式挪动 , 尤其有利于应急救援中的紧急调运 。
ECMO俗称“人工肺” , 是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之一 。 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对急性或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体外呼吸与循环 , 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 是医生们从鬼门关“抢人”的“救命神器”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随着危重症患者不断增加 , ECMO数量严重不足 。 一时间 , 全国多地的ECMO被紧急调运支援武汉 。
然而 , 这一重要的医疗设备在我国长期依赖进口 , 设备及耗材费用高昂 , 业内常有“ECMO一响、黄金万两”的比喻 。 目前 , 我国尚无生产ECMO的厂家 , 国内现在拥有的400余台ECMO均从国外进口 , 而在全球范围内 , ECMO市场基本被美国和德国的几个厂商所垄断 。
如今 , 这一局面终于开始被打破 。 最近 , 由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等历时5年科研攻关 , 共同研发的国产ECMO成功应用于临床 , 实现了中国在该技术领域从0到1的突破 。
在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采访人员见到了国产ECMO研发的部分核心团队成员 。 这支研发团队由大名鼎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率领 , 整个队伍才20多人 , 其中不少是年轻人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一场ECMO内部研讨会正在召开 。 中间有两个人在热烈讨论 , 其中一位是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国产首台ECMO研发总设计师) , 另一位则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技师王京玉 。 “我们两个人经常讨论着 , 不一会儿就吵起来了 。 ”王云兵笑着说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相较于进口设备的“大块头” , 我国自主研发的这款ECMO非常小巧 , 是进口设备重量的五分之一 , 体积更小、方便携带 , 能装进20寸行李箱里 , 直接就能带上飞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