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新媒体为反智提供条件?

曹林
曹林 北京时事评论员
学者许纪霖评论反智主义思潮的成因时谈到文字退化 , 对视频和图像对思考的破坏忧心忡忡 , 他说:在年轻人之中 , 文字都变得累赘 , 最直接的就是图像 。 于是 , 短视频成为了最流行的媒介 。 在短视频时代 , 说理变得日益的不可能 。 文字毕竟还有一种间离效果 , 还需要通过你的大脑转化为想象和理解 , 而图像是直接的 , 且会形成一个气场 , 就像牧师的布道 , 直接镇住观看者 。 我们的大脑不再运作 , 不再思考 , 只是任人摆布 。 在这个意义上说 , 新媒体在技术上为反智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条件和空间条件 , 乃至心智结构 。
“间离效果”确实是文字的特点 , 在间离中训练批判性思维 。 虽然汉字作为“字”有象形和会意 , 但连成整句 , 变成文章后 , 就与形象的事物和直观的世界形成了间离 , 无法朴素直观和感性直达 , 而需要调动起抽象思维才能理解其内在本质 。 文字是对现象的“抽象” , 用文字思考 , 就是充分调动抽象思维的过程 。
不爱读书 , 是因为读文字需要耗费脑力去理解 , 难懂的地方还得停下来仔细琢磨 。 而视频则是直接的 , 无需借助什么中介 , 就是那样 , 明摆在那里 。 读文字的时候 , 我们的大脑得跟着抽象的文字高速运转 , 才能理解 , 而刷视频时 , 思考是停滞的 , 处于麻木的“无思”“停思”状态 , 被视频自动生成的情绪和感官愉悦推着走 , 形成一种感觉自动性 , 根本停不下来 。 人们刷短视频的时候 , 往往感觉很轻松 , 因为不需要脑子参与思考 , 而刷完后往往觉得很空虚无聊——空虚感从何而来?是停下来后 , 意识到了被视频感官愉悦所掩盖的无思状态 。
【条件|新媒体为反智提供条件?】现代人的无聊感 , 很大部分都是丢掉严肃的文字阅读去追求肤浅的感官愉悦所带来的 , 与厚重的价值缺乏连接感 。 苏珊·桑塔格说 , 一切真正的理解 , 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 文字阅读的“间离效果” , 就是一种带着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的思想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