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 天文学家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到惊悚的发现:80光年外 , 一只蓝色的巨型“眼睛”凝视着地球 , 这个巨大的天体呈现出无法解释的特征 , 多年来 , 科学家一直试图解释它奇怪的光芒 , 但是直到最近 , 关于这只巨型的蓝色“眼睛”之谜才最终被揭开 , 而事实的真相 , 也令科学家大感意外 。
这个神秘的天体特征乍看起来就像是一只蓝色的巨型的“眼睛” , 瞳孔是一个明亮的恒星 , 但是该恒星周围却围绕着一圈蓝色的星云 , 星云外部边缘还弥漫着一圈紫色的不均匀光环 。 对该天体的测算发现 , 这个编号为TYC 9486-927-1的恒星距离地球大约80.37光年 , 为何它周围会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的蓝色星云 , 多年来 , 已经成为天文学界一个未解之谜 。
最近 ,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 首次对这个奇怪的天体特征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 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
根据论文的主要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的凯瑞·霍德利(Keri Hoadley)解释说 , 这个蓝色的巨型“眼睛” , 实际上是两颗恒星合并后的残留物质 。 根据该理论 , 在一个双星系统中 , 一颗质量较小的恒星围绕着一颗大小跟太阳差不多的恒星旋转 , 后来 , 质量较大的恒星逐渐变成一个红巨星 , 从而将另外一颗较小的恒星吞没 , 两颗恒星发生了合并 。 这个史诗级的合并事件大约发生在5000年前 , 并于2004年有幸被地球上的科学家观测到 。
凯瑞·霍德利进一步解释说 , “眼睛”中心的黄色圆点就是两颗恒星合并后的残留物质 , 蓝色则是恒星合并后的碎片云 , 其发出的是紫外光 , 不能直接被肉眼所看到 , 而红色的弥漫物质则是合并产生的冲击波 。 由于合并产生的冲击波恰好面向地球方向扩散而来 , 因此 , 从地球上看起来 , 这个史诗级的合并事件就像一只蓝色的“眼睛”注视着地球 。
两颗恒星的合并事件 , 在茫茫宇宙中本来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件 , 但是在类似这样的事件中 , 恒星合并产生的宇宙尘埃物质通常会遮盖整个事件的过程 , 因此 , 对于地球上的科学家来说 , 通常无法知道合并事件发生过程的细节 。 但是TYC 9486-927-1恒星合并事件却意外地被科学家发现 , 并且其合并过程居然如此清晰地能够呈现 , 这就是为何这个合并事件能够如此令人着迷的原因 。
在该研究过程中 , 科学家还发现了整个事件背后更多的细节 。
比如 , 科学家通过对该事件的研究分析后发现 , 在这个恒星合并事件中产生了两个方向相反的圆锥形碎片云 , 而其中一个圆锥形碎片云的方向恰好朝向地球 , 这就是为何我们能够如此清晰地看到其轮廓的原因 。 科学家说 , 这个蓝色的碎片云将能够持续存在数千年甚至数万年 , 然后 , 它们将融入周围的星际物质 , 成为宇宙空间极其普通的一粒尘埃 , 而在它们成为一种普通的星际物质之前 , 我们有幸捕捉到它们曾经的光辉经历 , 这是非常难得的 。
虽然宇宙中的天体可以存在亿万年之久 , 相对于人类的生命历程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永恒的 , 但是实际上它们也是有“寿命”地 , 而在它们生命终结时 , 会发生非常奇怪且壮观的景象 。 有时候 , 就像TYC 9486-927-1一样 , 甚至还未到生命的终结 , 就遭遇了这样一场史诗级的碰撞 , 这种碰撞导致的结果不是死亡 , 而是新生 。
科学家已经知道 , 大约40多亿年之后 , 我们的银河系即将与仙女座星系发生史诗级的碰撞 , 那么 , 对于银河系来说 , 这场碰撞的结局是死亡 , 还是新生 , 目前尚难预料 。 但是根据日前刚刚发表的一篇论文的研究成果 , 我们的银河系在过去的120亿年间 , 曾经发生过至少12次大规模的合并事件 , 在这些合并事件中 , 银河系吞并了亿万颗恒星 , 以至于其质量增加了大约四分之三 。
无论如何 , 对于地球人类来说 ,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史诗级碰撞产生的影响甚微 , 即使在碰撞中太阳系被逐出银河系 , 只要太阳不熄灭 , 我们还是绕着它转圈圈 , 而地球仍然是四季轮回 , 岁月静好 , 哺育着万千生命在其上生生不息 。
【地球质量|80光年外,一只蓝色的“眼睛”注视着地球,它究竟是什么?】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快来关注ALENG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地球|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SpaceX|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Hlse|地球最致命时期也“最臭”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IT|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 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点燃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