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膀|5G为远程医疗插上“翅膀” 从“可实现”到“可普及”还有多远?

【翅膀|5G为远程医疗插上“翅膀” 从“可实现”到“可普及”还有多远?】
翅膀|5G为远程医疗插上“翅膀” 从“可实现”到“可普及”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医生正在使用基于中国电信5G边缘计算的远程信息诊疗平台 张践 摄
中新网上海11月12日电 (郑莹莹 张践)低时延、高速率的5G通信技术 , 为远程诊疗提供了可能 。 采访人员日前走访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了解5G医疗目前的应用情况 。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里 , 一套基于视频眼震图仪和转椅的远程诊疗信息平台 , 让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远程诊疗成为现实 。 BPPV俗称耳石症眩晕 , 具有当头位变动到某一位置时引起短暂眩晕发作的典型特征 。
“社区医生现场采集病人的信息 , 通过5G实时远程传输的方式 , 传到诊疗信息主平台 , 眩晕专科医生进行图像的分析、诊断 , 再对病人的治疗制定相应的复位方案 , 并及时与社区医生互动、指导完成耳石复位 , 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郭平这样解释远程医疗的实际应用 。

翅膀|5G为远程医疗插上“翅膀” 从“可实现”到“可普及”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依靠电信5G低时延传输 , 通过诊疗转椅实现远程信息采集 。张践 摄
她表示 , 耳石症是临床中很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 , 诊疗关键在于对眼震的正确解读 , 主要依靠从事眩晕诊疗的专业医生的诊断 , 所以这(远程医疗)极大缓解了眩晕专业医生紧缺条件下 , 如何解决这类常见病的问题 , “操作方式就是‘传统的手法变位检查+视频图像采集+5G传输到诊疗信息平台’后 , 我们在后台远程诊断分析 。 ”
远程诊疗不仅助力“耳聪” , 还助力“目明” 。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数字化裸眼3D裂隙灯也正在让眼科远程会诊成为可能 , 远在云南永平人民医院的裸眼3D图像 , 通过5G实时传输并呈现在本地裸眼3D裂隙灯系统上 , 依托3D场景同步再现 , 实现了远程会诊 。
整体看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部署有一批由上海电信提供的5G设备 。 据中国电信上海南区局政企客户中心副主任王南介绍 , 上海电信一共在该医院的三个院区共部署了3套5G室内分布系统 , 约120个无线传输设备 , 20台5G交换机 , 以及若干天线射频单元等等 , 网络实测下行速率可以达到每秒800M , 上行速率达到每秒100M , 为远程诊疗提供可靠保障 。
“(远程)诊治 , 低时延 , 无论是医生对话还是诊断都没有受到影响 , 5G可以说让(远程医疗)真正插上‘翅膀’ 。 总的来说 , 我们才刚刚开始摸索 , 希望未来能够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