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科技)奏响创新的时代乐章——致敬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二 )


(小标题)坚守担当:科技造福百姓生活
【时代|(科技)奏响创新的时代乐章——致敬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福建宁德的渔民 , 几乎没人不知道“大黄鱼之父”刘家富 。 这位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 , 用30多年时间 , 救了一尾鱼 , 富了一方人 。
由于对越冬鱼的过度捕捞 , 1974年春 , 舟山产卵渔场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 。 刘家富看在眼里 , 痛在心上 , “我们作为渔业科技工作者 , 有责任拯救大黄鱼资源 , 恢复大黄鱼渔业 。 ”
1990年 , 他的团队攻克了大黄鱼百万尾人工批量育苗技术 , 可缓慢的生长速度 , 让人们质疑起大黄鱼的养殖效益 。 为找出问题 , 让更多鱼加快生长 , 刘家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试验 。
缺少经费支持 , 刘家富就买来一艘报废船当管理房 , 挖土坑抹上水泥浆作育苗池 , 毛竹作水管、木塞当阀门……一批又一批优质大黄鱼苗培育出来了 。
如今 , 大黄鱼已成为我国最大养殖规模的海水鱼产业 , 年产量超25万吨 , 还带动运输、加工、旅游等诸多行业发展 , 约30万人实现了就业与脱贫致富 。
科技绘就美好生活 。 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阵地上 , 也有这样一群科技工作者 , 用医者仁心诠释为民情怀 。
我国结核病知名专家、北京胸科医院研究员马玙 , 年近90岁依然坚持出诊 , 被患者亲热地称为“马老太太” 。 从医66年 , 她的很多学生已是全国各大医院结核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
每次听诊前 , 马玙会用手捂热听诊器;给老年患者做完检查 , 她要扶着对方下了诊床再去开处方……“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 , 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 医生的一点点关爱 , 就可能改变患者的一生 。 ”她说 。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 , 让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成了百姓的“老熟人” 。 镜头前 , 他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 回应群众关切;镜头外 , 他奋战在疫情防控和溯源一线 , 遍访武汉、北京、喀什、绥化……
从事传染病防控30多年 , 他数次直面病毒和危险 , 只为当好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
(小标题)面向未来:科学是一辈子的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庄文颖 , 用近半个世纪做一件重要的事:努力摸清我国真菌资源的家底 。
她说:“全球有220万至380万种真菌 , 目前被认知和描述的只有大约15万种 , 还有大量真菌物种等待着人类去发现 , 我愿意为此付出毕生努力 。 ”
她进丛林、踏戈壁 , 走遍国内26个省份 , 发现了360余个真菌新种;她研究了39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真菌材料 , 澄清大量分类和命名问题;她独立完成了3个真菌属的世界专著性研究 , 使我国部分真菌类群的物种数量倍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