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此人是张作霖手下一大功臣,张临终对儿子说:绝不能让他入驻东北

1882年,张宗昌出生在山东。很显然,为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昌盛祖业。不过年少的他就已经饱尝了贫困、饥饿、冷眼与嘲笑。他接受过很短时间的私塾教育,这为他后来写诗作文打下了基础。但是在童年,更多的时间里,他都在为填饱肚子想办法。
功臣|此人是张作霖手下一大功臣,张临终对儿子说:绝不能让他入驻东北
文章插图
这种困境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成为一个懂得把握时机,体察人心的人。年纪稍大一点,他就整天与一帮土匪在一起,整天闲游。偶尔打打零工,或者是在街头晃来晃去。后来他做了铁路工人,他的性格十分大度,又爱与各种人交朋友。有钱的时候就会买些酒菜喊来大家一起热闹,因此不光是工人们喜欢他,就连俄国人也很喜欢他,遇到事儿也总会找他帮助沟通。在那段时间里,他练就了一口流利的俄语,还学会了很不错的枪法。1911年,在当时的环境影响下,张宗昌投身参加革命。他本是奉命伐袁,却在前线突然调转方向,投降冯国璋,成为直系一部。虽然后来军职得到了一路提升,可是却没打过几场胜仗。后来兵败江西,没有其他办法的他又转投奉系。
功臣|此人是张作霖手下一大功臣,张临终对儿子说:绝不能让他入驻东北
文章插图
来到新的部队,一切只能是从头开始,张宗昌对此并没有什么抱怨。不久之后,张作霖就遇到了麻烦,这就到了张宗昌显身手的时候了。卢永贵等人要和张作霖作战,派谁去迎战呢?想了很长时间,张宗昌被指派了这项任务。本来实力悬殊非常大,战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可是要知道,卢永贵的部下大部分都是出自于东北,他们要么是听说,要么就是原来与张宗昌有交情的,这些老乡大都知道张宗昌仗义的名声,于是几乎没费什么功夫,这帮人就被轻易拿下了。而且当时的很多俄国白军也跑来投靠他,队伍就越来越壮大。为此张作霖十分高兴,从此之后,张宗昌在他的部下,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地位,这之后他逐渐被赏识,也确实为张作霖做了很多事情,立下不少功劳。
功臣|此人是张作霖手下一大功臣,张临终对儿子说:绝不能让他入驻东北
文章插图
可就是这样的人,却让张作霖很不放心,甚至在临死之前,他都一再交代儿子张学良,千万不能放他再进入东北,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像历史上很多杀功臣的皇帝一样,张作霖也是为儿子铺路。这样一个有战功的人,本来威望就很高,当然难免会受到怀疑。自己活着的时候尚且能对张宗昌有所牵制,可是自己一旦死去了,儿子还年轻,他绝对不是张宗昌的对手。到时候兵权怎么分,还真是不好说了。这一点,作为父亲,张作霖看得再清楚不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个例子就知道了。
功臣|此人是张作霖手下一大功臣,张临终对儿子说:绝不能让他入驻东北
文章插图
我们前面说过,张宗昌是一个匪气很重的人,说话做事常常显得很没有规矩。张宗昌的部队军纪非常差,经常有抢夺百姓财物、霸占人家妻女的事情发生,对此很多人跑去跟张作霖反映情况,可是都被压了下来,因此很多人对他都有意见。有一次在公共场合,他说了句脏话。当时奉系的郭松龄就在场,郭速来看不惯张的做派。于是郭走上前去,故意找事,指着张宗昌大声的责问:你这是骂谁呢!在场的人听到这么大动静都吓了一跳,大家安静下来,想看两人怎么对话,张宗昌当然知道对方这是故意找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激烈的回应对方,那必然会有一场大风波,到时候自己不见得能占便宜。
功臣|此人是张作霖手下一大功臣,张临终对儿子说:绝不能让他入驻东北
文章插图
可是如果低头的话,那岂不是让在场的人都笑话自己了。短暂的权衡之下,于是这看似鲁莽的一介武夫竟然放下了身段,鞠躬赔笑说:大哥,我错了,我改还不行吗?哈哈哈!大家试想一下,张宗昌本来是一个讲究面子的人,在这种对方故意找茬的情况下却能保持冷静,做出这种低姿态来,可见他并非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鲁莽,而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张学良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是因为他对自己和对方都有个清醒的认识。后来北伐开始,张宗昌遭遇兵败,当他想要借助少帅的实力,好生修整,以后再战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但是从表面上看,少帅对他是十分恭敬的,一面感恩他的战绩,一面又一点儿不容商量地就拒绝了他。不得已之下,他只好逃到日本去。
功臣|此人是张作霖手下一大功臣,张临终对儿子说:绝不能让他入驻东北
文章插图
也多亏了张作霖的远见,他认识到这个部下的优点,知道凭借儿子的能力和手腕,绝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不是他临终前的交代,而且儿子又严格听从,真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