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改进|顶尖科学家:科技是解决“双碳”问题主要途径 呼吁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张淑贤
碳中和、碳达峰 , 如今已成为时下最热的话题 。 如何科学减碳、减排与碳循环 , 用科技开启“净零”未来 , 成为顶尖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
在11月2日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双碳治理论坛——通往“双碳目标”的科技之路上 ,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 , 201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杨培东 ,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拉尔斯·彼得·汉森 ,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 ,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焦念志 ,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刘科 , 从科技、地球、海洋、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
朱棣文最近几年一直在参与研发新能源电池 。 他认为 , 人类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气温上升 , 可能会上升2-3度 , 这将带来一系列挑战 , 解决的主要途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目前 , 温室气体绝大多数来自化工行业 , 发展清洁能源是最好的方法 。 好消息是清洁能源正在快速发展 , 10到20年我们将能使用更多的清洁电能 , 希望今后能达到60%的比例 。 ”朱棣文说 , “当然 , 清洁能源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 尤其是电网和能源的分配 , 需要对输变电进行改进 , 如特高压、超高压;另一个方面是储电受到限制 。 ”
周成虎认为 , 化工材料推进了经济现代化 , 但人类活动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 , 将全球平均温度控制在上升2度之内的目标 , 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 他介绍 , 为减少碳排放 , 中国正在打造一个碳汇生态系统 , 包括对作物的合理施肥 , 加强对畜牧业碳排放、扩大植树造林;对物理碳汇进行管理 , 如草原的管理;用生态工程的方式进行碳汇 , 如加大城市绿化;利用生物捕捉二氧化碳技术等 。
杨培东研发了基于纳米颗粒的太阳能电池和被称为“液体阳光”的人工光合作用装置 。 他认为埋在地下的石油和煤炭等化学能源 , 其实也是亿万年前自然光合的产物 。 如果人类能模拟光合作用 , 使用二氧化碳的催化剂和纳米材料技术 , 对水进行分离 , 就能产生无穷的清洁能源 。
焦念志从海洋角度出发 , 分析了如何通过海洋减少碳排放 , 甚至可以负碳排放 。 海洋有巨大的潜能 , 目前有四分之一的碳会通过河流进入海洋 , 海洋生物本身也会产生碳 。 他建议 , 可以建立综合海洋、陆地统筹系统来减少碳排放 , 做到负排放 , 如进行大规模的海洋养殖 , 是很有效的方式 。
拉尔斯·彼得·汉森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后果与经济政策 , 尤其是气候变化的地球科学和经济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影响 , 气候变化与全球经济增长等 。 他认为 , 应该达成共识 , 推出智慧的、慎重的政策 , 这样的政策代表积极的、前进的方向 , 能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 虽然要真正达到双碳目标有很大困难 , 但采取行动总比等待要好 。
推荐阅读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Samsung|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正常运行 已进行封闭管理
- 西湖|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GripSeal|液压油缸能用GripSeal格雷希尔快速连接器进行油压密封测试吗?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影像|性能、视效、充电均属顶尖,全新iQOO 9 Pro再攀性能高峰
- 普鲁斯特|2022年,我不要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
- 相关|博汇科技:对虚拟主播换脸、语音合成技术进行了研究
- 人物|贾跃亭所持1739.8万股乐视网股票将于明年1月5日进行网拍
- Intel|英特尔已为Linux 5.17准备了一些Wi-Fi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