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朝迎寒雨晚迎风 , 起居不与四时同 。
转眼青丝变白发 , 人生长恨水长东 。
对无数青年学者来说 , 如今自科基金俨然成了自己科研道路上的一道门槛 , 能否获批自科基金项目 , 不仅是科研经费上的考量 , 更关乎到自己的饭碗、各类人才计划的评审 。 尤其是“优青”、“杰青”这样的人才项目 , 每年都成为广大青年学者关注的焦点 。
近年来 , 随着高学历科研工作者不断增多 , 自科基金内卷化现象愈发严重 , 资助率逐年下滑 。 不论是争青基、争面上 , 还是拼优青、拼杰青 , 年青学者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年少白头”的现象不在少数 。
今天一起来看看 , 收获一个像“优青”、“杰青”这样的人才项目 , 究竟有多难 。 培养大量“优青”、“杰青”的实力高校 , 又是哪些 。
优青、杰青是怎样炼成的?
优青项目设立于2012年 , 作为一个人才项目 , 优青原本是一个过渡人才的定位 , 让青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杰青之间形成有效衔接 , 促进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
然而 , 随着获批难度加大 , 如今优青项目获得者俨然已成为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人才延揽的香饽饽 。 例如深圳大学2018年曾发过一则特聘教授的招聘公告 , 为优青获得者提供了丰厚的待遇 , 岗位薪酬水平为40-120万元/年 , 同时享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对应标准的科研启动经费、购房补贴等人才待遇 。
高含金量的“人才光环”对应的是激烈的竞争 。 申报优青项目的申请人除了年龄要求未满38周岁外(女性未满40周岁) , 还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博士学位 ,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 同时申报的项目要扎实过硬 , 才有获批的可能 。
从资助率上能一目了然看出优青的获取难度 。 以2020年为例 , 在自科基金的几个主要资助项目中 , 优青杰青的资助率处于垫底位置 , 均不足10% 。
文章图片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 比优青更为难得的杰青项目 , 每年的申报和立项数量更少 , 资助率更低 , 充分体现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
据新华日报报道 , 由于竞争激烈 , 杰青获得者出现了平均年龄大龄化的现象 。 1994年入选杰青年龄平均约37.3岁 。 而2005年以后 , 入选“杰青”年龄平均值都在40岁以上 。 (申请杰青的年龄上限为44周岁)
正因为优青、杰青的高难度、高含金量 , 二者已经成为中国科技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 , 几乎是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 , 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 。
推荐阅读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 解决方案|蓝思科技:两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工信部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解决方案榜单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团队|深信院41项科研项目亮相高交会 11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 电源|美国NASA计划启动月面反应堆电源项目
- 项目|国内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