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专家热议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双碳”不能只依赖颠覆性技术,关键在于把传统技术用好

每经采访人员:李可愚 每经编辑:陈旭
【电气化|专家热议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双碳”不能只依赖颠覆性技术,关键在于把传统技术用好】9月5日 , 由太和智库发起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战略合作的第五届太和文明论坛在线上拉开帷幕 。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2020年 , 中国向世界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 , 也为相关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国际合作等创造了大量机遇 。
在论坛期间举行的经济科技分论坛上 , 出席嘉宾就上述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就指出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可能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要用“颠覆性的技术” , 关键是要把传统技术运用得更好 。

电气化|专家热议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双碳”不能只依赖颠覆性技术,关键在于把传统技术用好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能源系统要实现净零排放和电气化
李俊峰在论坛讨论期间表示 , 碳中和将会推动多个方面的转型 , 首先是能源系统要实现净零排放 , 同时实现电气化 。 根据预测 , 到2050年前后 , 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可能超过70%甚至80%;其次 , 交通也要实现净零排放 , 交通领域的能源提供也将以电气化取代燃油化 。
然后是工业系统的净零排放 , 可以用电的地方尽可能用电 , 不能用电的难以净零排放的行业 , 要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 包括冶金行业等 。
李俊峰认为 , 碳中和将会推动新一代科技创新的发展 , 包括新一代的电力系统、新一代的工业、新一代的交通、新一代的建筑甚至新一代的生活方式等多个领域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是否一定需要某种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对此李俊峰表示 ,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这样一个命题来说 , 其技术创新在很多方面可能不是所谓的颠覆性技术 , 而是把传统的技术利用得更好 。
比如说 , 现在的能源体系并不是把传统的化学能体系全部推翻 , 而是要充分把它利用起来 , 当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主导地位的时候 , 煤电装备也有一定的用处 , 会作为补充 , 换句话说 , 并不是要全部弃用原有的设备 。
此外 , 如果在建筑工程中 , 如果大量使用框架式建筑 , 不仅可以实现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 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 也可以大幅减少碳排放 。
数字经济发展将减少碳排放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丁一凡在论坛发言中表示 ,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相关材料方面 , 我国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 中国现在的太阳能发电已经占到全球太阳能发电的32%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