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腾讯放弃独家音乐版权 各大平台应寻机破“卷”

8月31日 , 流传许久的国内网络音乐反垄断第一案 , 以腾讯发布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声明迎来终局 。 声明称 , 已针对已达成的独家协议全部上游版权方发送相关函件 , 告知其需按期解约 , 其中绝大部分独家协议已按期解约 。
这条声明 , 是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来反垄断监管重锤的回应 , 但并不意味着国内在线音乐平台版权竞争的时代真正结束 。 恰恰相反 , 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版权内卷竞争可能会愈演愈烈 , 腾讯音乐市场的霸主地位短期内恐难以改变 。
2015年 , 国家版权局开展在线音乐版权专项整治行动 , 掀起了一场清洗盗版乱象的“版权大战” , 也彻底改变了音乐版权的地位 。 自此 , 独家音乐版权成为各大平台运营的核心资产和关键性资源 。 而版权争夺战 , 也从早期酷狗、QQ音乐、酷我、网易云、咪咕、酷我、虾米等群雄争霸 , 开始向腾讯、阿里、网易三足鼎立转变 。 在音乐平台巨头抢夺独家音乐版权、抢占市场份额、瓜分行业流量的同时 , 多个中小音乐平台也退出历史舞台 , 音乐网站数量也大幅减少 。
腾讯音乐不断加固“护城河” , 先是收购中国音乐集团 , 获得超过80%的在线音乐市场份额、超过80%的曲库和独家曲库市场占有率 , 掌握了大量优质的独家音乐版权 。 而后又通过交叉持股结盟SPOTIFY、国外上市 , 投资索尼、环球、华纳三大唱片公司等系列举措 , 拥有独家曲库超过500万首 , 一度掌握了国内90%的音乐版权 , “一家独大”的局面稳稳确定 。
平台因版权而兴 , 因无版权而亡 。 平台的版权纷争持续已久 , 竞争的恶果 , 自然是平台、用户、版权方和音乐人共同承担 。
音乐版权已成为平台的“卡脖子”问题 , 也让版权方成为整个产业的最大受益者 。 为满足用户需求 , 平台需要从版权方付费采购音乐 , 然后通过VIP曲库、用户订阅、广告投入等方式获益 。 多家平台争夺独家音乐版权 , 必然产生高溢价版权费 , 平台购买费用持续攀升 , 用户听歌成本不断增加 , 音乐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
当然 , 不仅平台、用户和音乐人深受其苦 , 版权方也在为溢价造成的平台“内卷”埋单 , 音乐行业逐渐取消“高保底”模式采购版权 , 选择按具体播放收益分成 。
解除独家版权 , 受益的并非只有行业老二网易云 , 还有利于补齐中小平台的版权短板、适当降低版权方的溢价能力、维护用户和腰尾部原创音乐人的权益 , 更有利于行业的良性有序竞争 。
在腾讯此次发出声明半小时后 , 丁磊在网易财报会议中迅速“隔空喊话” , 表示“期待这是一个真心实意而非阳奉阴违的决定” 。 需要指出 , 即便腾讯真心实意放弃独家音乐版权 , 也不意味着将与其他音乐平台共享版权 , 加上腾讯已形成了从制作到发行的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 , 自身优势依然明显 。 其他平台是否能够扩充曲库、赢得市场 , 既与自己的钱袋子相关 , 还受上游版权方意愿控制 。 因而 , 还要警惕音乐市场版权内卷愈演愈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