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驯服”炸药的郑哲敏,走了

【追思】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今天 , 这里的气氛有些压抑——8月25日3时43分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 , 与世长辞 , 享年97岁 。
郑哲敏被人们称为“驯服”炸药的人 。 爆炸 , 是巨大能量在一瞬间的释放 。 这种方式很有用 , 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无法被掌控——人们只能在爆炸后评估它的威力 。 郑哲敏迎难而上 , 用简洁优雅的数学语言概括出爆炸的规律 。 钱学森欣喜地将这个新学科命名为“爆炸力学” 。
这个因“两弹一星”需求而诞生的学科 , 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应用 。 从导弹、火箭所必需的喷管的制造 , 到地下核爆当量的预测;从潜艇钢板和铜板的焊接 , 到防波堤的构筑……几十年来 , “爆炸力学”解决了很多工程难题 。
讣告中这样总结郑哲敏的学术贡献: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他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 , 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 , 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核爆炸、穿甲破甲及钻地核爆弹等重要国防应用 。 他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了力学基础 。 他开辟了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 , 解决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难题 。
回看郑哲敏的科研历程 , 人们不难总结出 , 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 , 还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 , 为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中国科学院院士|“驯服”炸药的郑哲敏,走了】成就容易概括 , 但想在有限的篇幅内 , 完整、准确地呈现这样一位大家的为人处世和精神世界 , 文字就显得有些苍白和无力 。 采访人员在工作中曾采访过郑哲敏几次 , 有过数面之缘 , 只能将这些片段呈现出来 , 供读者参详 。
郑哲敏很少接受采访 , 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非常低调 。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 , 采访多了起来 , 他也总会被问到诸如“为什么会选择爆炸为研究方向”“为什么没选择‘高大上’的理论研究 , 而是选择应用科学课题”之类的问题 。 郑哲敏总是这样回答:“就是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 ”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如果不是为群众的利益工作 , 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 。 ”
在科研中 , 有人评价郑哲敏是个有点“拧”的人 , 他从来不做容易的研究 。 郑哲敏曾说:“我只对有缺陷的方面感兴趣 。 ”这并不是他爱吹毛求疵 , 而是他认为 , “搞应用科学就得能发现工程里不完美的地方 , 提炼出问题 , 然后解决关键问题、共性问题、规律性问题 。 ”
郑哲敏也是个很率真的人 。 采访人员曾参加过一次有关科技人才培养的座谈会 , 大部分人的发言都是先说进步再谈问题 , 进步说得充分、问题点到即止 。 轮到郑哲敏发言时 , 他几乎没谈进步 , 直接“一二三四”说问题 , 还列举了翔实的例子 。 会议结束后 , 有人走过来对他说:“郑先生 , 你这样可是会得罪人的 。 ”时隔多年 , 采访人员已经无法准确回忆出郑哲敏的回答 , 但大意是:如果不说点真话 , 开会不是浪费时间嘛!
郑哲敏走了 , 带着人们的无限追思 。 但我们不能只沉浸在伤感和遗憾中 , 我们更要思索 , 从他身上 , 我们能学到些什么?
郑哲敏曾师从钱伟长、钱学森 , 也曾与钱学森、郭永怀共事 。 在郑哲敏自己的回忆中 , 这些科技大家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这是知识的传递 , 更是精神的传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 回看郑哲敏的科研生涯 , 他出色地完成了他那一辈人的历史责任 。 今天 ,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正如火如荼 。 或许 , 我们对郑哲敏最好的怀念 , 就是像他那样 , 为了国家和人民努力奋斗 , 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采访人员 齐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