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土星内部确有巨大弥漫核

【历史|土星内部确有巨大弥漫核】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16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 , 科学家的深入分析结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的数据显示 , 土星有一个缺乏清晰边界的弥漫核 , 核的大小一直延伸至土星半径的约60% , 这显然远远大于之前的估算 。 此次是对土星内部结构的全新认知 , 也是对标准行星形成模型的一次挑战 , 同时也对土星的形成历史提供了新的、关键性的约束 。
巨行星的内部结构通常需要借助绕其旋转的探测器进行观测 , 再对其引力场的详细构形加以研究来确定 。 然而 , 行星核(行星最中心部分)对行星引力场造成的扰动十分微弱 , 这会限制确定其内部结构时所能达到的精确度 。 NASA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1997年被发射到飞往土星的轨道 , 是二十世纪最后一艘行星际探测的大飞船;2017年探测器燃料将尽 , 科学家控制其向土星坠毁 , 任务至此结束 。 不过此前其发回的大量科学数据 , 科学家们依然在分析 。
这其中一项数据显示 , 土星有一个缺乏清晰边界的弥漫核 , 而其会限制土星的形成和演化 。 为了更明确土星的内部结构及演化过程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克里斯托弗·曼科维奇与吉姆·弗勒以前所未有的详细程度研究了土星内部 。 这个气态巨行星一般被认为有一个金属核 , 核周围有一个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包层 。 但通过将引力数据与土星环震的观测数据相结合 , 研究团队提供了对土星内部结构的新认知 。
研究人员发现 , 土星核的大小一直延伸至土星半径的约60% , 并且土星核是由混合了氢、氦的弥漫物质与重金属共同组成 , 核与包层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 此外 , 重元素的逐渐分布限制了土星的混合过程 , 这可能是行星原始结构和吸积历史的特定反应 。
研究人员表示 , 是土星环的振荡为土星内部结构提供了新认知 。 他们认为 , 此次确定土星内部结构及其演化是对标准行星形成模型的一次挑战 , 同时也对土星的物质吸积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约束 。 (张梦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