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手机充电技术更新迭代有多快?一个对比是 , 市面上不少的轻薄笔记本还在采用65W充电器 , 而采用100W以上功率充电器的手机已经比比皆是 。 目前 , 主流厂商基本都已进入百瓦快充领域 , 而在无线充电方面 , 50W的输出功率已经稀松平常 。
手机厂商的充电功率竞赛正火热 , 但盲目地追求高功率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 片面且忽略了消费者对充电真实、完整的需求 。 随着功率越来越高 , 充电过程中累积的潜在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值得警惕 。
从5V1A到越来越快的充电速度 , 功率竞赛只满足了用户对快的需求 , 显然不是手机充电技术的终局 。 一些厂商已经开始重新思考 , 在高功率之外 , 手机充电还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
【手机|快充技术底层创新,OPPO以更宽的安全边际践行社会责任】功率竞赛是单一的低维度竞争
如果要评选手机厂商过去几年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 除了影像技术的花样更迭 , 那就是充电技术的竞赛了 。 十年前 , 充电这件小事很少成为手机发布会的主题 , 而如今 , “X分钟充满”已经是不少手机最大的卖点 。
充电这件事 , 说小也不小 。 在快充技术普及之前 , “五福一安(5V1A)”是主流手机厂商充电器的标配 , 最高功率仅为5W 。 正如文首所说 , 2000mAh左右的智能手机充满甚至要等上三四个小时 。 如此慢的充电速度早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手机续航的需求 。
为此 , 行业领军企业和头部手机厂商开始摩拳擦掌 , 研发让手机充电更快的“黑科技” 。
2013年 , 高通公司发布QC1.0快充技术 , 通过高压方案将充电功率提升到10W , 但需要配合支持QC协议的充电头 。 到了2014年 , OPPO发布VOOC闪充技术并搭载于Find 7商用 , 首次将手机充电功率提升到22.5W(5V4.5A) 。 一年后发布的OPPO R7也就有了那句家喻户晓的经典口号——“充电5分钟 , 通话2小时” 。
文章图片
自此 , 快速充电成为中高端手机产品的标配 。 由于电池本身的容量难以突破 , 手机厂商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功率比拼 , 而中国厂商无疑是其中最具存在感的角色 。
以OPPO为例 , 去年7月 , OPPO在新一代超级闪充发布会上正式发布125W超级闪充技术 , 声称4000mAh电池充电5分钟电量即可从0达到41% 。 纵观整个行业 , 手机满充用时已经突破20分钟大关 , 用户似乎已无需再为手机充电速度而焦虑 。
充电速度解决了 , 但回望过去几年 , 几乎所有围绕着充电技术的革新都止步于功率的提升 , 鲜少有其它维度的创新 。
引发业内更担忧的是 , 功率的提升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 至今世界各地仍有不少电池爆炸等事件发生 。
当手机实现了更大的充电功率 , 需要更高倍率的电池来配套 。 为了实现高倍率充放电 , 意味着电池化学体系比较活跃 ,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要快 。 一旦出现短路 , 热失控更容易发生 , 安全隐患一旦发生 , 强度也大幅增加了 。
因此 , 一味地比拼充电功率高低 , 更像是是一种低纬度的行业竞争 , 也将手机行业带入了内耗的尴尬期 。 如果快充技术没有更大的安全冗余空间 , 长此以往 , 用户的真正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 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
为快充技术扩大安全边际
如何让手机行业走出当下功率竞赛的尴尬?先来认识充电技术的本质 。
充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 简单区分它包括充电适配器、线缆、PMIC集成电源管理电路和电池端 。 这些组件构成的充电工作链路 , 需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足够的安全冗余 , 才能为用户交付完整可靠的充电体验 。
文章图片
在OPPO看来 , 当前功率竞赛走的太靠前 , 配套安全保障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反而被忽视了 。 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充电技术 , 厂商必须充分考虑功率、温升、电池体积等因素对手机安全性的影响 。 同时 , 也要兼具握持感、便携性、兼容性 , 提供最优的用户体验 。
7月22日 , 在OPPO一年一度的闪充开放日上 , OPPO发布了夹心式安全电池、智慧充电算法、低阻抗熔丝、氮化镓电子开关等系列充电新技术 , 试图从安全和智慧两个角度 , 解决当下手机充电的的痛点 。
夹心式安全电池是此次发布的亮点之一 。 据OPPO介绍 , 传统的电池中的正极集流体是一层铝箔 , 安全系数较低 。 在夹心式安全电池中 , OPPO使用一层新型的复合材料作为基体 , 再镀上两层铝层 , 形成一个类似“三明治”结构的集流体 , 再在“三明治”上涂覆一层安全涂层 , 形成最终的五层安全集流体结构 。
根据OPPO实验室数据 , 不影响电池性能前提下 , 夹心式安全电池可以做到100%通过针刺与重物冲击实验 , 进一步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 。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OPPO还推出了智慧充电技术 , 能够针对不同的电池容量、充电适配器、电池使用状态和充电阶段 , 各自匹配最合理的充电电流 。 智慧充电能够实现“该寿命长时就长 , 该速度快时就快” 。 在满充满放的循环充放1500次仍有80%的剩余容量 , 是国标要求的3倍 。 又如在出门赶飞机这样的特殊场景中 , 可以使用满血模式 , 在保持与原来寿命一致时 , 提速20% 。
安全是本次OPPO技术发布的关键词 , 也是OPPO闪充技术的底层基因 。 OPPO早在2014年推出的第一代VOOC闪充就采用了五层安全防护 , 之后推出的SuperVOOC则采用了串联双电芯设计 , 最大限度的杜绝极端条件下的安全风险 。 而在无线闪充技术中 , OPPO又研发了隔离型电荷泵 , 在提升充电效率的同时 , 减少发热 , 且能够保障电芯不出问题 。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在行业普遍押注高功率的时代 , 在安全上下重注一定意味着更高的研发投入和更多的技术“踩坑” 。 但在OPPO看来 , 作为全球市场份额领先的头部厂商 , OPPO有必要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刻提出代表性的解决方案 , 提早树立行业标准 , 用技术突破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
这不是OPPO第一次以自研技术为行业作出表率 。 七年前 , OPPO在“五福一安”背景下率先发布自有专利的直充架构 , 凭借“充电5分钟 , 通话2小时”打开手机充电新局面 。 如今 , 行业内所有的高压快充和低压快充方案都是基于直充架构 。
OPPO认为 , 手机厂商无论是提高充电速度、优化充电体验还是加快各厂闪充技术的通用 , 都必须满足安全这个前提条件 。 聚焦充电安全 , 也是为了未来实现更智能化、生态化的充电体验打好基础 。
尽管安全不易证真且极易证伪 , 但它与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 OPPO通过底层技术创新把快充技术的安全边际扩大 , 不仅能为用户带来更可靠的快充体验 , 也将对整个行业和社会贡献更大公共价值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