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航天员在太空生病怎么办?她设计了一套医学处置程序
自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至今 , 3名航天员已在太空生活近一个月 。 地面上最牵挂他们的除了亲人 , 还有一群“航天员医生” , 石宏志就是其中之一 。
作为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副研究员 , 石宏志常伴航天员左右 , 无论是水下训练、载人低压试验、组合体试验甚至是外场试验 , 航天员各训练现场总能看到她娇小的身影 。 相比在地面 , 航天员在太空的健康状况更令她牵肠挂肚 。
航天员像鱼儿一样在太空舱里遨游 , 看起来新奇有趣 。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太空的特殊环境如失重、噪声、压力变化等作用于人体 , 能引起许多功能紊乱和疾病 , 比如空间运动病、减压病、睡眠障碍 , 甚至严重心律失常等 。
尽管在任务实施前 , 有种种预防策略将航天员在轨疾病风险降到最低 , 但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 , 仍然不可完全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 加上人为或意外损伤 , 也会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工作能力 , 甚至妨碍飞行任务 。 苏联先后出现过3名航天员突发疾病而中止任务 , 提前返回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空间站时代 , 航天员在太空里一待就是几个月 , 万一生病怎么办?太空里没有医院 , 他们只能在地面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展自救 , 其重要前提 , 是要有一套完善的在轨医学处置程序 。
2016年 , 石宏志开始修订空间站工程航天员疾病谱 。 她借鉴国外载人航天史上的病例和经验 , 结合国内数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技术资料 , 对涉及的上百种病例逐一进行分析 , 按失重环境、压力变化、意外损伤和临床4类 , 选出89种可能发生的病症 , 纳入空间站工程航天员疾病谱 。 2019年 , 她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对疾病谱进行复核、修订 , 最终形成涵盖4类90种疾病的升级版本 。
完备的疾病谱为空间站医监医保工作打下了坚实根基 , 给空间站上配置诊疗资源和设计医疗处置预案提供了依据 。 接下来 , 石宏志牵头制作了长达10万字的诊疗手册 , 内容包括医学预案、药品使用指南和在轨医学处置程序等 。
2021年3月的一天 , 在空间站长期载人综合模拟验证试验舱内 , 航天员乘组正在进行心肺复苏训练:航天员A突然晕厥倒地 , 航天员B迅速上前判断他的意识状态 , 同时呼叫同伴C尽快与地面取得联系 。 随后 , 航天员B、C把A固定到束缚担架上 ,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 用除颤仪进行电击……
这套操作程序 , 正是来自石宏志设计的23项在轨医学处置程序 。 航天员经过训练后 , 只要按步骤操作 , 相当于替医生履行了手和眼的功能 , 剩下的就交给地面医监医保人员给予处置建议 。
建立了完善的航天员在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机制 , 航天员一旦发生疾病 , 就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医疗处置 。 对一般疾病力争在轨治愈 , 不必应急返回;对急病 , 通过紧急处置 , 使其稳定或减轻 , 从而减少返回的风险 。
【疾病|航天员在太空生病怎么办?她设计了一套医学处置程序】此外 , 石宏志还兼任乘组医生 , 提供随叫随到的医疗服务 , 对航天员的健康状况时刻惦记在心 。 “自己生个小病能扛就扛 , 但是航天员不一样 , 必须将风险降低到零 。 ”她说 。 占 康 采访人员 付毅飞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Monarch|消息称微软Win11 2022重大更新将在明年夏天到来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