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概念对许多人来说已经并不陌生 , 最近在上海举办的WAIC2021上 , 更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智慧城市的种种美好的可能性 。
实际上 , “智慧城市”在上海早已不再代表“未来” , 如今上海更关心的是数字治理以及整个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 在这个过程中 , “一网统管”让这座城市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风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 “数字”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有温度 。
今年2月, 上海“一网统管”首次发布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成果 , 将南京大楼作为城市最小管理单元 , 融合华为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等多种先进技术 , 共同打造了1∶1“活”的南京大楼数字孪生系统 。 短短5个月之后 , 又有12个上海城市智能体创新场景落地 , 显示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上海速度” 。
2021年7月7日 , 在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 , 上海数字治理研究院、上海市“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上海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二期创新成果” 。 在许多智慧城市的案例中 , 规划和解决方案大多是针对新建筑和建成区 , 但对于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 , 老建筑和老城区对数字化治理的需求度反而是最高的 。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现有的老建筑、老城区进行升级改造 , 针对人流集中区域进行数字化管理 , 成为了上海这一轮数字治理的重心和特色 。
文章图片
关注“城市最小管理单元” , 上海数字化治理成果历经考验
“美哭了!”“史诗级!”“这就是上海!这就是软实力!”上海市民们的喝彩 , 正是对近期“永远跟党走”黄浦江主题光影秀的由衷赞叹 。
文章图片
孙湛 图
6月30日至7月4日 , 五天时间共有340万人次到现场 , 客流瞬时最高峰值达11.7万人 。 期间 , 平均每晚有70万人路过河南路、南京路口的南京大楼 。 南京大楼通过大楼数字孪生系统 , 满足市场主体日常管理需求 , 大客流人群聚而有序、多而不乱 。
今年2月25日 , 上海“一网统管”首次发布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成果 , 以百年老建筑南京大楼为试点 , 将其作为城市最小管理单元 , 融合华为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等多种先进技术 , 共同打造了1∶1“活”的大楼数字孪生系统 , 开启了科技赋能超大城市精细治理的新篇章 。 目前 , 南京大楼已检测到开窗、吸烟、消防通道占用等安全事件近百次 , 积累各项数据超过百万条 , 经历了五一、端午、党的百年华诞等多次大客流考验 , 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和示范意义 。
文章图片
“大城善治” , 为了把这一全新探索覆盖到更广的城市运行管理领域 , 实现从“感知一栋楼”向“联接一条街、智能一个区、温暖一座城”的目标推进 , 在上海市城运管理中心总体部署下 , 黄浦区联合华为云聚焦城市安全 ,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至景区、商铺和居民小区等最小管理单元 , 聚合50多家生态伙伴提供了消防安全、房屋安全、大客流安全、高空抛物、非机动车安全、电梯安全等20多种数字治理解决方案 , 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安全管理新机制 。
12个上海城市智能体创新场景 , 58家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伙伴
在活动现场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 , 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洪继梁 ,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张修征、华为上海政企业务部总经理刘正宝、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数字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程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以及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小昂共同参与了本次发布仪式 。 同时 , 面向“感知一栋楼 , 联接一条街 , 智能一个区 , 温暖一座城”的美好愿景 , 发布会上揭晓了双百计划的最新进展——目前已携手打造12个上海城市智能体创新场景 , 已发展58家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伙伴 。
文章图片
在这12个落地的智能体创新场景中 , 有不少是极具典型性和参考价值的项目 。
老旧小区
例如 , 位于黄浦区的春江小区是一个比较老的高层多层小区 , 小区内住宅电梯安全、房屋高坠隐患比较突出 , 这也是此类市区老小区的共性 。
不过 , 如今春江小区在应对高空抛物这类高发安全事件时显得更为从容 。
文章图片
“您好 , 我是咱们小区物业的 , 刚刚注意到您家有人往窗外倒了一杯水 , 险些落到路人头上 , 这挺危险的 , 所以提醒您注意一下……”这是上海春江小区物业给居民打的安全提醒电话 。 小区物业通过智能化手段 , 一旦监测到高抛事故 , 就会向物业实时推送预警 , 精准到户;如果造成人员伤亡 , 物业可以一键上传请求城运中心支持 。 类似这样的善治场景还不少 。
文章图片
在住宅电梯安全方面 , 对非机动车进楼道等及时识别 , 消除隐患;结合智能门禁、居家用水等多个数据 , 对小区特殊老人群体加强服务和关怀……运用智能化的手段 , 让老旧小区重新焕发新生命 。 这就是上海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的最新应用场景之一 。
文创街区
沿街商铺也是上海最典型的治理场景 。 上海沿街商铺的数量高达24.69万家 , 管理基数大、难度高 , 特别在黄浦区集中了2万多家小型沿街商铺 。 在建筑紧密的文创区田子坊 , 园区内房屋都是上世纪 20 年代木屋结构老旧房屋 , 共计建筑154幢 , 商户数量300多家 , 空间分布密集 , 且仅有3个出入口 , 疏散通道狭窄 , 游览参观的客流量极大 , 一旦发生房屋起火 , 后果不堪设想 。
文章图片
今年清明前后 , 林军(化名)在田子坊的咖啡店由于电器自燃险些遭遇火灾 。 幸亏林军之前购买了最小管理单元的消防安全服务 , 以便消防队员收到烟感警及时消灭火情 , 避免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 这件事也让林生认识到自己的店铺安全有更多人在背后默默的守护 , 一家商铺的安全是整个街区兴旺的基础 。 通过最小管理单元 , 商铺主只需承担较低成本就能更高效地保障自身经营安全 。
沿街商铺
无独有偶 , 黄浦区的五里桥街道的沿街商铺有700余家 , 每日汇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 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 然而水果店的水果在店门外堆成一圈、不仅影响市容市貌 , 也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
文章图片
针对这类跨门经营情况 , 最小管理单元以五里桥街道瞿溪路路段为试点 , 对商铺主灵活施策 , 以柔性治理取代过去的干预性治理 , 通过智能化手段让沿街商铺主收到及时提醒 , 自行整改 , 只有同类事件多次发生才会触发城运监管 。
生态伙伴
与这些成功落地的案例相比 , 包括华为在内的58家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伙伴是另一重要成就 。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 , 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但在促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这条路上 , 他们是并肩战斗的同路人 。 正是这些企业伙伴的合力 , 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城市数字化治理的完整生态结构 , 快速推动各项改造进程 , 并得到在实践中验证技术的宝贵机会 , 从而创造出新的市场机会和发展可能 。
文章图片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中国区云业务总裁张修征表示:本次城市最小管理单元二期成果发布 , 证明了基于城市智能体参考架构的最小管理单元可以更好地适配不同业态的治理主体需求 , 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落实各类治理主体责任 , 帮助我们趟出了一条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 可以让更多的城市参考 。 同时 , 通过创新的市场化运营长效机制建立 , 可以支撑并保障城市精细化治理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迭代升级 。
华为上海云业务部总经理张英梗表示 , 善治之城必是善智之城 。 政府用心 , 生态齐心 , 市场主体放心 , 老百姓安心 , 城市暖心 。 善智之城的特点 , 就是让科技有温度 , 让创新有深度 , 其核心就是打造一个数字底座 , 共建一个生态型市场 , 实现数据互通 , 感知互联 , 过去可继承、未来可演进 。 打造全要素汇聚、全场景覆盖、全方位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体系 。 让超大城市这个有机生命题成为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能体” 。
善治一座城 , 温暖一方人
城有千万楼 , 楼是最小城 , 面对超大的城市管理基数 , 上海正在摆脱传统的管理方式 , 紧抓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牛鼻子” , 以升级建设“一网统管”为抓手 , 探索更加智能、更加精细的城市治理新理念和新路径 。 然而城市形态复杂多样、治理主体需求丰富多元 , 像黄浦区这样的中心城区 , 社区形态多样性十分显著 。
文章图片
过去5年 , 黄浦区以绣花般精细的耐心、细心、巧心 , 不断创新举措 , 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 在数字治理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 因此 , 在市城运中心总体部署下 , 黄浦区联合华为生态聚焦城市安全 ,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至景区、商铺和居民小区等最小管理单元 , 在南京大楼数字孪生“通治”探索基础上 , 进一步探索“安治” , 让城市更安全、更有序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表示 , “一网统管”是上海首创的现代治理的典范 , 在这一两年的实践当中 , 我们上下齐心协力 , 形成了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和新的体系 , 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 , 今年3月发布的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当中 , 也把上海的经验和做法作为在全国推行的一个做法列入了国家的“十四五”规划 , 明确提出要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 在实践当中我们感受到 , 最基层的主体的管理做得好不好 , 真正的决定了整个城市运行的基础和底板 。
文章图片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
上海“一网统管”的改革是“刀口向内”的改革 , 对管理者和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力求让来到上海的每一个人对这里的服务“有感” , 但对这里的管理“无感”——你只是觉得这个城市真好 , 很有秩序 , 时刻有被服务的感觉 。 但这里的管理是用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式融入到生活中 , 力求让你感觉不到“被管理”的不舒适感 。
文章图片
善治一座城 , 温暖一方人 。 当前 , 上海正在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 让现代治理引领城市未来 , 是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城市最小管理单元通过分级分类治理 , 从而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下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 。 在新的百年目标砥砺奋斗过程中 , “一网统管”让现代治理引领未来 , 努力构建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 , 既有国际风范、又有东方神韵 , 既能各美其美、又能和美与共 , 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 , 既崇尚人人奋斗出彩、又体现处处守望相助的未来和谐之城 , 积极走出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城市精细化治理新路子 , 不断打造出超大城市善治典范 。 网络上一直流传着“魔都结界”的传说 , 就像徐惠丽所说:“魔都结界哪来的?就是我们这么多部门 , 在线上的共享 , 在线下的协同 , 使上海整个城市运行管理 , 既做到精细和品质 , 还能体现城市的温度 。 ”
【人工智能|大城善治:最大的智是“众智”,最大的力是“合力”】(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市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城市新变化 科技赋能深化文明成效
- 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点燃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
- 策源|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人工智能|佳都科技:已参与全国69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
- 数智|【受尊敬企业会客厅】 陈明键:在元宇宙,打造用人工智能发现药物的“乙世界”
- 人工智能|29岁当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