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李彦宏WAIC演讲:AI不断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度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8日在上海召开 ,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智联世界众智成城” , 旨在联通汇聚世界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成果和观点 , 为全球人工智能协同共治描绘新蓝图 , 为我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李彦宏受邀出席并发题为“人工智能: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的演讲 。
李彦宏表示 , 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以往多集中在对经济和伦理的探讨 , 但是对社会价值的讨论不多 。 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 值得社会各界认真对待 。
李彦宏认为 , 人工智能将会是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 。 这个力量今天正在不断的积蓄 , 在交通、金融、工业、能源、媒体等各行各业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 都给出了行业数字化升级的新思路和新解法 , 甚至已经开始重塑整个行业的面貌 , 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 。
“AI技术与物理世界不同的人群、场景结合 , 让其不经意间融入到社会的脉络中 ,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 , 也终将演变成为人与社会的˙一种‘下意识’”李彦宏说 。
李彦宏认为 , 过去几百年间 , 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保障 , 但未来几百年 , 科技的进步足以支撑人类回归到低碳社会—这也是最初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 。 在这个过程中 , AI正在帮助人类做出改变 , 并将在更多领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价值 。
人工智能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变革 , 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 。 李彦宏表示 , 人工智能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人、教人学习 , 让人成长 , 而非超越人、替代人 。 技术只有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 , 产生更多的正向价值和贡献 , 才真正有意义 。
以下为李彦宏演讲全文:
人工智能: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自2018年以来 , 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已经深入人心 。 人工智能是上海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 , 也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
过去几年 , 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多集中在两个方面 , 一是人工智能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和效率提升的帮助 , 二是如何防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不可预知的风险 , 也就是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问题 。 而关于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的价值 , 也就是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讨论的并不多 , 而我认为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恰恰是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跟高质量发展 , 是息息相关的 , 是值得社会各界认真对待的 。
比如我们讲到智能交通的时候 , 较多的关注了通行效率的提升会对城市GDP增长带来的促进作用 。 经过我们的测算 , 15%的通行效率的提升 , 可以转化为2.4%的GDP的增长 。 但是我们忽略了交通其实是个民生问题 , 带有明显的社会属性 , 服务属性和公共属性 。 人们对于交通拥堵的感受 , 对于限行限购的感受 , 远远超越了它们所对应的经济损失 。
据机构统计 , 每年有约135万人在交通事故中失去生命 , 这意味着全球平均每20几秒就有一人丧生于交通事故 。 而94%的交通事故是因为人原因素造成的 。 我们国家的刑事犯罪中 , 危险驾驶罪高居首位 , 达到了总刑事犯罪数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 这是让人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 。
每年全球大约510亿吨的碳排放当中 , 交通运输行业占比是16% 。 提升交通效率 , 就意味着减少碳排放 , 就意味着远离气候灾难 。
而通过“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 , 构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 , 不仅可以明显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 提升安全通行的概率 , 还能够让人们对美好生活更有感知 , 让出行更加绿色环保 。
再比如 ,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 , 有关部门预测 , “十四五”时期 , 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 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 这一转变 , 对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 在智能助老这个领域 , AI也大有可为 。 无论是社区还是居家养老 , AI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方面都能起到明显的作用 。 一个老年人在家里跌倒了 , 如何第一时间发现 , 第一时间通知家人 , 第一时间进行救助 , 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做的很好 。 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进步 , 可以让小度这种智能屏跟老年人进行长达数小时的聊天解闷 , 永远对老人忠诚、陪伴 。
AI还在不断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度 。 刚刚大家在屏幕上看到了祝融号火星车数字人 , 这是中国火星探测工程联合百度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全球第一个火星车数字人 。 机器翻译技术的突破 , 可以让人类通过不同的自然语言进行自由交流 。 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 , 可以让汽车不像汽车 , 更像一个机器人 , 跑的比人快 , 还能听懂人的话 , 说的跟专业主持人一样好 。 郊区农场的苹果熟了 , 你可以让自己的汽车机器人跑去帮你取回来 , 不必自己舟车劳顿 。
这方面我们和业界很多人的认知有不一样之处 , 现在造车很多人认为汽车是一个大个的手机 , 也有人认为车是一台电脑加四个轮子 。 我们觉得智能汽车未来更像智能机器人 , 或者反过来说也对 , 也就是未来机器人的主流方向 , 更像一台智能汽车 。
在我看来 , 人工智能无疑将会是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 。 这个力量今天正在不断的积蓄 , 在交通、金融、工业、能源、媒体等各行各业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 都给出了行业数字化升级的新思路和新解法 , 甚至已经开始重塑整个行业的面貌 , 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 。
为了迎接这一变革的到来 , 百度已经准备了很多年 。 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处于全球技术领导者阵营 。 不久前百度刚刚推出了新一代共享无人车Apollomoon , 目标是让出行比现在的网约车更便宜;未来2-3年 , 我们计划将共享无人车服务全面开放至国内的30个城市 , 服务更广泛的用户;我们最新的智能汽车也正在快速研发中 , 预计2-3年内大家就可以体验到一款更像机器人的汽车 。
百度ACE交通引擎已经在上海、北京、广州、重庆等20余个省市地区开展落地 。 借助“ACE智能交通引擎”带来的绣花级数字化路口与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 , 中国的城市正在构建起世界级的智能交通系统集群 。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 ,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数字城市运营的一个缩影 。 大家对机场、高速铁路、电信网络的运营商模式非常熟悉 , 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数字城市的运营商 。 我认为 , AI技术助力下的数字城市运营商模式 , 会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 通过AI新基建 , 我们有信心进一步为工业和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 贡献创新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变革 , 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 。 人工智能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人、教人学习 , 让人成长 , 而非超越人、替代人 。 技术只有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 , 产生更多的正向价值和贡献 , 才真正有意义 。
在智能助老这个领域 , 我们也在行动 。 我曾经听同事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百度智能公益试点小区 , 每户老人的家里都配备了定制化的小度智能屏 , 老人们可以利用它们放音乐、放视频、网上购物 , 打发休闲时光;也可以利用智能屏检查身体情况 , 实时掌握健康状态 , 做好慢病管理 , 远程呼叫医疗救援—拥有十八般武艺的智能设备已然可以提升爷爷奶奶们的生活质量 。
我们正在利用AI实现这样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场景—通过将老年人相关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设备智能化 , 帮助老年人对健康医疗数据进行收集与跟踪 , 从而更好地管理他们的身体情况;通过搭载在智能设备中的适老化综合服务平台 , 打通社区服务资源和卫生医疗资源 , 面向老年人提供家医服务、慢病管理、紧急呼叫等综合服务;通过普及以语音为核心 , 结合眼神、手势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 , 让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 , 都能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 。
这些个智能系统 , 或许是几十年前科幻故事里才会出现的场景 , 但今天经过技术追逐者们的不懈努力 , 正在成为现实 。 百度以“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为使命 。 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 一直在于它能否促进人们平等的获取技术和能力 , 给人类带来更多自由和可能 。 我们也在不断携手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 持续探索更多“科技为更好”的路径 。
过去几百年间 , 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保障 , 但未来几百年 , 科技的进步足以支撑人类回归到低碳社会—这也是最初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 。 在这个过程中 , AI正在帮助人类做出改变 , 并将在更多领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价值 , 比如AI助力下的生物计算为人类的生命健康谋福祉 , 比如通过AI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
不久前 , 百度也发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 , 我们承诺到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 。 百度也将与生态伙伴一道用AI助力“零碳成长” , 进一步努力实现负碳排放 , 助力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 助力实现全球温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气候目标 。
一直以来 , 我们把探索人工智能视为星辰大海一般的征途 。 而今天 ,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 , 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社会即将到来 。 AI技术与物理世界不同的人群、场景结合 , 让其不经意间融入到社会的脉络中 ,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 , 也终将演变成为人与社会的˙一种“下意识” , 在这方面 , 我一直抱有坚定的信心 。
正如艾伦图灵所说—“这不过是将来之事的前奏 , 也是将来之事的影子 。 ”
【方面|李彦宏WAIC演讲:AI不断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度】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