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第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 。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开幕式发表演讲,主题为“根深叶茂,共筑人工智能新生态” 。 胡厚崑强调:“只有基础打得牢,根技术扎得深,应用创新跑得快,才有人工智能产业的参天大树和生态的持续繁荣 。 ”
文章图片
以下是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大家好!
上海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地,很荣幸参加第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昨天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参观了展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AI的技术和应用,不像以前那样比谁更酷更炫,而是落到了各行各业,来到了我们身边 。 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变化,恰恰体现了人工智能从有形化为无形,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在改变各行各业的力量 。
【胡厚崑|根深叶茂 共筑人工智能新生态 华为胡厚崑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言】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个身边的例子,就是上海12345热线 。 听我在上海的同事说,这条热线的响应速度非常快,而且能回答的问题非常多 。 这是因为该热线系统自去年开始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用到了如自动派单、语义识别,甚至情绪感知等功能 。 有了这些技术加持,整个热线的服务速度加快了,过去派一张单要好几分钟的时间,现在几秒钟就搞定了 。 去年在疫情期间,12345热线平均一个月要处理60多万单市民诉求,没有这种效率的提升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
除了效率提升,这条热线系统变得越来越智能,甚至可以主动预警风险事项,比如说寒潮来了以后哪些地方的水管会爆裂,它会做出预测,让城市管理部门做好预案,快速处理 。 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加持,不仅热线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了,更让市民感受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 。
上海12345热线只是AI带来改变的一个例子 。 当前,AI正处于行业规模应用推广的关键时期,从天上的云变成了地下的雨,改变每个行业 。 要加速这一进程,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代表行业提出几点建议 。
第一,汇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新型的城市公共资源,让智能触手可及 。 数字经济时代,AI算力就如同水和电一样,将成为一种新型公共资源 。 没有充足的AI算力,就像没有足够的水和电一样,会大大制约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讲“要想富,先修路”,而在当下的中国,建设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 我们要通过这样的努力,让AI算力成为一种可广泛获得、可负担得起的公共社会资源 。
当前在全国已经有二十多个城市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积极地开展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华为也有幸参与其中 。 通过我们的实践及与多方的交流,我们有三点思考,在此分享 。
首先,要合理规划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规划应该在算力需求集中的地方进行统筹建设,而不应该漫天撒网,尤其要避免重复性建设 。 其次,规划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对于架构的考虑应该以终为始,而部署和建设的工作应该从小处着手,由近及远,跟随需求变化小步快跑不断地迭代升级,这样能够让我们的投资始终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技术提供方和广大应用开发方要通力合作 。 一边建设,一边引导应用的落地,这样才能推动本地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
秉承上述原则,武汉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从去年开始规划,于今年5月30日投入运行 。 一经投用,就满负荷运行,为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提供了充沛的AI算力,孵化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当前已启动扩容 。 用这样的方式,该中心的设备保持着满负荷运转,让投资发挥最大效力,成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第二,技术要扎到根,根深才能叶茂 。 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根技术,如处理器、AI计算框架等,增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韧性 。 2019年也是这个会上,华为成为科技部颁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中唯一的“基础软硬件”建设单位,今天我向各位报告一下进展 。 依托昇腾基础软硬件平台,包括昇腾处理器、Atlas系列硬件、异构计算架构CANN、AI框架MindSpore及AI应用使能ModelArts等,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
在硬件方面,已经有10多家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昇腾模组、板卡的AI系列硬件;在AI计算框架方面,MindSpore已成为国内主流AI计算框架,开源社区累计下载量超过41万,100多家高校开展教学;在应用开发方面,已经有500多家合作伙伴基于昇腾开发了600多个AI应用 。 明天,我们也将在本次大会上,联合合作伙伴发布昇腾智造、昇腾智城、昇腾智行和昇腾智巡解决方案,让人工智能进入千行百业,欢迎大家参加 。
这次的展览中,我也欣喜地看到,展示硬科技的公司多了,华为愿意与大家一道,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新局面 。
第三,大胆运用技术手段,改变AI应用开发模式,突破AI普惠瓶颈 。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需求的持续涌现,当前应用开发效率成了最大的瓶颈,这严重阻碍了技术和需求的结合 。 现在业界AI开发高度依赖专家和数据,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收集和处理数据,还要消耗大量专家精力进行参数调优,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产品化要求,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手工作坊模式 。
华为认为要用技术手段去改变这样的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率 。 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这项技术,有望解决这个难题 。 基于预训练大模型,开发者只需要少量行业数据就可以快速开发出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的AI模型 。 这种工业化的AI开发新模式,将极大促进AI在产业的发展 。
为了支持新的开发模式,今年华为云联合伙伴推出了盘古系列预训练大模型,包括业界首个兼具生成与理解能力的中文NLP大模型和通用视觉大模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企业能通过盘古大模型实现AI应用的快速开发,让AI普惠千行百业 。
女士们、先生们,只有基础打得牢、根技术扎得深、技术跑得快,才有人工智能的繁荣发展 。 华为愿意与各方一起努力、合作共赢,加速AI走向规模化应用,共同繁荣人工智能的新生态!(张铭阳)
推荐阅读
- 科技创新能力|共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同心圆”
- ms|华为胡厚崑:沉浸式云XR需时延不高于10ms,下行速率不低于4Gbps
- 中国|进博时间|ABB发布《氢能白皮书》 共筑清洁能源未来
- 员工|共筑网络安全,守护绿色家园
- 产品|vivo携手蔡司共筑未来,现身蔡司175周年专访
- 防护能力|光明区:关注重点行业 共筑网安防线
- 科普|交城:携手共筑科技梦 快乐科普进校园
- 上海|提升区域协同创新 长三角地区如何共筑科创生态?
- 网络|华为胡厚崑谈5G:过去低估了5G的难度,现在低估了5G的成就
- 网络|华为胡厚崑:立足当下,塑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