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出舱活动?
【维修|成功出舱 太空漫步7小时】■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 , 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 , 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 。 由于太空环境恶劣 , 航天员要面临失重、低气压和气温不稳定以及强辐射等诸多挑战 。
为何出舱?
■宇航员在舱外维修卫星或其他航天器 , 可以避免将它们带回地球修理;在舱外开展科学实验 , 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空环境对不同事物的影响 。 宇航员还可以在舱外测试新设备 。
出舱任务?
■在舱外作业中 , 航天员或宇航员主要开展卫星捕获和维修、更换电池、舱外维修、外部航天器组件的组装及连接、特殊实验或测试等工作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 , 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 , 截至11时02分 , 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 , 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 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 , 后续将在机械臂支持下 , 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 。 期间 , 在舱内的航天员聂海胜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 , 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 , 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 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
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 , 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 , 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
此次出舱活动 , 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 , 圆满完成了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 , 首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 , 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自6月17日进驻天和核心舱以来 , 按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 目前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 后续在轨飞行期间还将进行一次出舱活动 。
同时 , 采访人员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 , 我国在核心舱机械臂、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天地通信系统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 , 为出舱活动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
一“臂”之力
核心舱机械臂为出舱任务提供强有力保证
此次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 , 雄伟有力的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格外引人注目 。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展开长度为10.2米 , 最多能承载25吨的重量 , 是空间站任务中的“大力士” 。 其肩部设置了3个关节、肘部设置了1个关节、腕部设置了3个关节 , 每个关节对应1个自由度 , 具有七自由度的活动能力 。
通过各个关节的旋转 ,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 , 为航天员顺利开展出舱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
除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外 ,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还承担舱段转位、舱外货物搬运、舱外状态检查、舱外大型设备维护等在轨任务 , 是目前同类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 。
为扩大任务触及范围 ,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还具备“爬行”功能 。 由于核心舱机械臂采用了“肩3+肘1+腕3”的关节配置方案 , 肩部和腕部关节配置相同 , 意味着机械臂两端活动功能是一样的 。 机械臂通过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对接与分离 , 同时配合各关节的联合运动 , 从而实现在舱体上的爬行转移 。
据悉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在抓总研制过程中 , 在关键技术、原材料选用、制造工艺、适应空间站环境的长寿命设计等方面均取得创新突破 , 全部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 。
机械“伙伴”
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协助航天员克服舱外作业困难
航天服手套充压后操作不便、单手操作难度大、在轨防飘要求高……开展舱外作业 , 航天员面临诸多挑战 。 作为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的“机械伙伴” , 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可以协助航天员有效克服这些困难 。
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不仅有用于舱外设备维修的舱外电动工具、舱外扳手、通用把手等工具 , 也有配合航天员舱外姿态稳定及转换的便携式脚限位器、舱外操作台等辅助工具 。
——舱外电动工具可以适应舱外复杂的真空和高低温环境 , 具有定力矩拧紧、拧松的工作模式 , 并且设置有休眠模式 。
——舱外通用把手可以安装到维修设备上 , 用于航天员在轨维修时进行待维修设备的转移及防漂 。
——便携式脚限位器设计了旋转、俯仰、滚转、偏航四个关节自由度 , 可协助航天员在舱外调整至执行任务的工作姿态;与之配合使用紧密的舱外操作台 , 可协助航天员进行维修任务时挂放设备和维修工具 , 解放航天员双手 , 实现设备或维修工具的临时存放 。
——与航天服直接相连的微型工作台 , 则像一根多功能腰带一样环绕在航天服腰部 , 将航天员出舱使用的舱外电动工具、舱外通用把手和舱外扳手随身携带 , 确保航天员随用随取 。
此次航天员出舱任务的成功实施 , 充分验证了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在轨应用的可靠性 , 后续将配合航天员完成更多在轨出舱任务 , 是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的有力保障 。
“实时”视频
第三代中继终端产品确保航天员与地面通信实时畅通
开展出舱活动 , 需要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 , 与地面建立高速及时的通信联系至关重要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第三代中继终端产品 , 通过与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和天链二号建立中继链路 , 实现中继通信 , 确保航天员与地面通信的实时畅通 , 好比在太空中搭建了地面与中继卫星、中继卫星与航天员之间的“天路” 。
与此同时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出舱通信子系统可实现舱内外航天员之间、舱内外航天员与地面人员之间 , 以及舱外航天员之间的全双工语音通信 , 在航天员舱外活动范围内实现无线通信全覆盖 。
与上一代系统相比 , 该产品具有通信距离更远、通信速率更高、工作寿命更长等特点 , 同时具有更强的空间环境抗电磁干扰能力 , 并支持多名航天员同时出舱活动时的通话功能 。
此外 , 舱外图像传输子系统为舱外提供无线网络覆盖 , 通过出舱无线收发设备提供的“热点”进行图像传输 , 实现了对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实时显示、实时记录等功能 。
本组文图均据新华社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项目|航天长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ECMO系统研发”原理样机联调成功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 吴佳栋|刚刚,发射成功!
- 宇航|长征火箭48发全部成功!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收官
- 业绩|用Mac业绩说话!苹果摆脱英特尔,被市场证明是成功的一步
- 成功|从1到100 托举大国重器的“功勋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