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龙芯中科张戈:芯片创业需要经验和人才积累,应避免IP化


创业|龙芯中科张戈:芯片创业需要经验和人才积累,应避免IP化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Unplash

采访人员 | 彭新
国产ICT产业中 , 实现芯片自主及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 其中 , 尤以通用处理器CPU最受产业上下游关注 。 CPU是计算机系统的“大脑” , 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 。
考虑到通用处理器的高门槛 , 对于打造自主CPU , 国内长期存在着“做与不做”和“做什么”的路线之争 , 但并不妨碍市场上发展出一批具备技术生态积累、满足自主要求的公司 。
其中 , 龙芯中科(下称“龙芯”)是国内最早从事国产CPU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 , 其脱胎自中科院计算所 。 2010年 , 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资 , 龙芯开始了市场化运作 , 并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任董事长 。
龙芯中科副总裁张戈近日接受界面新闻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就国内而言 , CPU发展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 产业需求大 。 龙芯中科经过20年努力 , 已经具备足够的技术积累 , 正在努力建立成熟的产业生态 。
张戈认为 , 龙芯在CPU计算市场的机会在于 , 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催生了芯片行业 , 但主宰CPU市场数十年的工艺、性能迭代已经趋缓 , 与其关联的软件、硬件和服务生态产生了裂缝 。
对比而言 , 当下中国CPU的发展进程类似2000年左右的英特尔、AMD: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 市场需求空前提高 , 更加自主可控 , 也更能满足产业内循环需求 。 而龙芯在CPU方面的技术积累 , 可以帮其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
【创业|龙芯中科张戈:芯片创业需要经验和人才积累,应避免IP化】“很多时候 , 经验和时间的积累 , 都是CPU产业必备的要素 。 人的能力、素质的提升 , 不是光靠短时间内铺人力铺钱就能搞定的 。 ”张戈说 , 芯片乃至CPU的开发 , 需要一批又一批工程师不断地螺旋迭代投入研发 , 当时间和人才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 , 就可以取得一些突破了 。
龙芯是中国最早诞生的通用处理器之一 , 早在2001年就基于美国MIPS架构 , 在中科院计算所内开始研发 , 由胡伟武带队 , 得到了中科院、863、973、核高基等项目的支持 。
2021年4月 , 龙芯发布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son Architecture , 以下简称龙芯架构或LoongArch) , 并通过国内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评估;同年7月 , 龙芯发布采用LoongArch的龙芯3A5000处理器 。 可以说 , 龙芯是目前中国芯片产业的“关键角色” 。
在中国芯片产业加速奔跑的现状下 , 龙芯因其自有指令集而自成体系 , 走出独立于Wintel体系(Windows+英特尔)和AA体系(Arm+安卓)的生态路径 , 并加速向外扩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