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泡一杯好茶也需要科学?用流体力学或许能做到】
本文图片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需要点魔法来开启全新的一天 , 而泡一杯好茶则需要的是一点科学 。
在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的《流体物理学》中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将流变学科学地应用于“提高一杯红茶的品质”这一看似离奇有趣的目的 。
流变学是研究物质(主要是液态或气态)流动的学科 。 这一物理学的分支在工程、地球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医药学和材料科学中有着无数的实际应用 , 可用于生产从水泥、油漆到巧克力的各种产品 。
在他们的研究中 , 研究人员描述了一杯茶在冲泡冷却后的界面现象——在空气-水界面会形成一层薄膜 。 这层膜有时能用肉眼观察到 , 在受到扰动时就会像海冰一样出现明显的裂缝 。
利用界面流变学 , 他们评估了这层薄膜的机械性能 , 以及影响薄膜形成的因素 , 包括水的硬度、酸度、是否加入糖或牛奶、茶的浓度和冲泡温度 。
“界面流变学的实验会涉及到在茶的表面放置一种金属装置 , ”共同作者Caroline Giacomin介绍说 , “这一装置的旋转是经过精心控制的 , 而茶膜在旋转下受到的阻力能让我们确定它的强度 。 ”
虽然茶膜的形成有很多原因 , 但茶叶残留的蜡层却一直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推翻了这一说法 , 同时帮助科学家确定在众多与茶反应形成薄膜的化合物中 , 碳酸钙的贡献比重最大 。
“许多地区的自来水来自石灰岩含水层 , 里面含有碳酸钙 , 这种化合物本身无害 , 并且可以使水的味道‘更清新’ , ” Giacomin 介绍说 , “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家庭都有软水器 , 用来减少水中的碳酸钙含量 , 防止水龙头里沉积水垢 。 ”
然而 , 她补充说:“如果你用纯水泡一杯茶 , 那就完全不会形成那层膜 , 但茶的味道会尝起来会很苦 。 ”
研究人员发现 , 有助于形成最坚固的茶膜的条件是使用硬水来进行冲泡 。 而这一点可能可以应用在生产包装茶饮料的工业中 , 用来延长其保质期或稳定乳液(如果是奶茶产品的话) 。 相反 , 形成脆弱的薄膜的条件 , 可能会对混装干茶有用 。
Giacomin 说:“在干茶中加入酸性成分 , 比如柑橘 , 可以降低那层薄膜的可见性 , 同时增添风味 。 ”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科研圈
推荐阅读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泡芙|传下去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馆内感受科技魅力
- 数字货币|是继续欣欣向荣还是泡沫破灭? 专家给出加密货币2022年五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