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机器人会成为“刚需”吗?专访人工智能专家张建伟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周在京闭幕 。 本届大会汇聚了108家企业的513件创新机器人产品 , 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熊猫机器人等20余款新产品在大会上广泛“圈粉” , 仿生人形机器人成为吸睛亮点 。
自2015年至今 , 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功举办7届 , 这一阶段人工智能发展有何特点?本届大会上 , 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引人注目 , 机器人会成为“刚需”吗?仿生机器人拥有足以以假乱真的人类外形 , 为什么要把机器人的外形做得如此逼真?会不会引发恐慌情绪?从世界范围来看 , 每年在亦庄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有何特点?新京报采访人员专访了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人工智能机器人权威专家张建伟 。
从首届机器人大会开始 , 张建伟一直参与大会的筹划 , 并帮助介绍国际专家和公司参会 , 疫情前也会每年来到北京亦庄 。 他表示 , 服务、工业、特种、医疗机器人已经成为社会刚需 。 世界机器人大会对公众开放 ,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满足真正的刚需以及缩短中短期能实现的产品差异距离 。 此外 , 他表示 , 在中国 , 很多家长带着中小学生 , 对以机器人为标志的高新技术给予了高度热情和关注 , “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 ”

专访|机器人会成为“刚需”吗?专访人工智能专家张建伟
文章图片

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 , 张建伟(左)和受邀的世界著名机器人专家 。 受访者供图
【专访|机器人会成为“刚需”吗?专访人工智能专家张建伟】中国已连续数年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
新京报: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7届 , 从历届展示的机器人来看 , 中国的机器人研究和应用有哪些变化?
张建伟: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以来 , 中国机器人在学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 从论文数量上来讲 , 中国已经成为大国 , 比如在最新结束的ICRA 机器人与自动化的国际大会上 , 中国学者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德国 , 位居第二 。 在机器人应用方面 , 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 , 主要分布于服务、特种、医疗机器人等产业 。 另外 , 受益于政府的鼓励和扶植 ,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也清晰呈现出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增长趋势 。 每年参展机器人公司的数量和机器人的细分种类都在逐年增加 , 各界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和热情也有增无减 , 这是非常难得的 。
而对于机器人的科技创新 , 意味着我们要利用最新的科学发现和前沿技术 , 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解决有价值的真实世界的问题 。 去年疫情暴发时 , 我和于晓华教授一起递交了有关“科技助力、分区防疫”等四方面提案 , 建议加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 包括在采样分析、诊断、治疗、服务配送体系等工作中的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