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机共融会使机器取代人?专家:应使用机器提高人的生产力

“人机共融”会使机器人在未来取代人类吗?它带来的新的文化、法律和伦理的问题将何去何从?9月12日 , 多位专家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就人机共融的主题做了深入探讨 , 对其前景各自发表了观点和展望 。
对于人机共融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员胡成威均认为 , 其目的是提高生产力 , 同时 , 增强现实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 清华大学教授史元春指出 , 机器与人真正协同共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 是人类对自己的理解仍然较少 。 此外 , 对于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周宗潭提出 , 机器并不具备自主意识 , 因此人类应当是责任的主体 。
人机共融目的是提高生产力
随着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 , 人的知识面和反应速度可能都无法与机器相比 。 对此 , 多位专家均认为 , 人机共融或许是一条出路——它可以大幅提高人类生产力 , 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 。
王涌天认为 , 增强现实可能是今后终极的人机交互界面或手段的发展趋势 。 他解释 , 增强现实实际上就是帮助人更好的认识世界 , 或是帮助人更好地和智能机器人交互 。
胡成威则认为 , 脑机接口可能是提高人的能力的最终途径 。 不过 , 他坦陈 , 就目前而言这样的技术还需很长的发展时间 , 近期可能实现的还是增强现实 。
“人机共融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力 , 下一步的发展将是利用机器提高人的能力 , 否则人类可能会被机器淘汰 。 ”胡成威说 。
胡成威指出 , 人机交互、协同和共融在技术上是逐渐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 在人机共融的情况下 , 机器需要做到理解人类的意图 , 而非仅是执行指令 。 当实现人机共融后 , 人和机器之间就不再是从属关系 , 而是相对平等的关系 。 对此 , 胡成威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出仓任务举例:地面人员控制太空中的机械臂 , 但在轨航天员是和机械臂协作完成任务 , 这就是一个人机协同的例子 。
在人机共融的过程中 , 人类可能成为发展瓶颈
机器与人真正协同共融的基础是对人的理解 。 然而 , 史元春指出 , 将人的行为意图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数据 , 这背后需要算法的支撑 。 但这样的技术目前来看仍旧较为困难 。
“这种困难是因为人类对自己的理解仍是最少的 , ”史元春分析 , 人类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有着复杂的动机和需求 , 机器需要理解这些动机 , 并对需求做出回应 , 以共同完成任务 。 然而 , 在人机共融中的各个环节 , 人对人的行为意图的理解和建模 , 可能比机器完成任务本身更加困难 。
王涌天也认为 , 在人机共融的过程中 , “可能人类会成为双方之间的一个瓶颈 , 而不是机器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