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航天科学家走进香港中学校园——播下航天梦想的种子(时代精神耀香江)

6月25日 , 负责“长征”“神舟”“北斗”“天问”“嫦娥”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走进皇仁书院、德兰中学、培侨书院、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学、拔萃男书院、协和书院等香港中学作讲座交流 。 丰富的内容、深入的交谈 , 在香港青少年心中播下航天梦想的种子 。
上午10时 , 培侨书院300多名学生坐满礼堂 , 欢迎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 。 “我来就是与你们聊聊天 , 一起交流 。 ”龙院士开场说道 。 为了便于孩子们接受 , 他精心修改了演讲稿 , 以“什么是火箭”“怎么送卫星上天”“太空上怎么讲课的”等话题 , 带领孩子们走近航天、了解航天 。
作为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 , 培侨书院与航天颇有渊源 。 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访港时 , 曾在培侨书院宝马山校区种下了一棵橡树 。 “培侨学子对国家航天一直很感兴趣 , 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就包括航天科普、科技探索等内容 。 ”校长吴育智说 。
在皇仁书院 , 来自多所中学的学生代表端坐礼堂 , 目不转睛地观看航天发射的影像 。 荧幕上 , “三、二、一 , 点火!”火箭升空 , 不少孩子眼中泛起泪光 。
“地球是个摇篮 , 但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 。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说 , 中国人一直都有“上天”的梦想 , 发展载人航天 , 建立空间站 , 目的是要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
在互动环节 , 一位来自庇理罗士女子中学的学生问:“当航天探索遇到困难时 , 是什么信念让您克服困难的?”戚院士回忆道 , 自己上高中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 。 “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保家卫国 , 这个信念也是我的动力 , 它能克服任何困难!”
“更多时候大家看到的是航天人成功的喜悦 , 但实际上项目从研发到最终顺利实施 , 要经历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的过程 , 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 。 ”在香港德兰中学 ,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说 , 无论遇到多大困难 , 中国航天人都不会想到“放弃”两个字 , 我们想的就是大家怎样一起攻关解决难题 。
“听完张熇总监的讲座 , 我对自己的选择有了更多信心和动力 。 ”德兰中学五年级女生施佳颖明年就要毕业了 , 她想报考理工科 , “我希望将来也能成为像她这样的女科学家 。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刚结束在拔萃男书院的讲座 , 便被该校高二学生郭俊宏拦住了 。 两天前刚考完试的郭俊宏找来10多篇有关火星和天问一号的文章学习 , 这回终于找到机会当面请教孙泽洲 。 两人边聊边比划 , 投入得忘记了时间 。
“通过这几天和香港学生们的交流 , 我们高兴地看到香港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热情 。 期待早日有香港学子与我们同行 。 ”孙泽洲说 。
在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学 , 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以“仰望星空 北斗璀璨”为题 , 给香港保良局辖下17所中学的学生代表作讲座 。 他站着讲了一个半小时 , 学生们全神贯注听了一堂生动的科学课 。 讲座结束时 , 谢军满怀深情发出邀请:“中国的北斗等着你 , 中国的航天等着你 。 ”
“有一种使命感 , 太空是人类能够探索到的最美妙的地方!这场讲座更坚定了我的决心!”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的郑晞朗同学听完讲座后对采访人员说 , “我已报名清华大学 , 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为航天领域做贡献!”
维港两岸华灯初上 , 连续3天的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活动暂告一段落 。 面对香港“航天热”持续升温 , 一同到港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小津表示 , 欢迎越来越多的香港学子投身航天事业 , 与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 。
【保良局|航天科学家走进香港中学校园——播下航天梦想的种子(时代精神耀香江)】(本报采访人员冯学知、连锦添、陈颖、陈然、喻思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