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抗癌药PD-1酣战全球市场

【市场|抗癌药PD-1酣战全球市场】抗癌药PD-1赛道的竞争愈发拥挤 。 这个6月 , 三款PD-1单抗药物接连获批新适应证 , 包括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以及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 。
从适应证到更大的市场 , 各家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从未停止 。 今年5月 , 信达生物宣布其与美国礼来合作开发的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上市申请获FDA受理 。 国产PD-1单抗药物的出海相继迈出实质性一步 。
PD-1单抗药物的市场前景吸引各大药企步入这一赛道 , 在国产PD-1单抗药物相继获批后 , 竞争趋于白热化 。 连续两年国家医保谈判后 , 信达生物等4家国内药企的PD-1单抗药物药价下降 。 另一边 , 进口PD-1单抗药物通过扩适应证等方式增加竞争砝码 。 如今 , 国产PD-1将战火延伸至海外 , 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 谁又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市场|抗癌药PD-1酣战全球市场
文章图片

适应证比拼
自2018年7月获批上市以来 , 默沙东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内地已累计获批7项适应证 , 包括此次获批的结直肠癌在内 , 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范围覆盖了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鳞癌等 。
据了解 , 默沙东PD-1抑制剂此次新获批的适应证为单药用于KRAS、NRAS和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 ,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一线治疗 。
在这个6月 , 除了跨国药企默沙东 , 还有本土药企信达生物以及恒瑞医药传来旗下PD-1抑制剂获批新适应证的好消息 。
6月初 , 信达生物宣布 , 其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 联合吉西他滨和铂类化疗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一线治疗 。
据信达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 , 信迪利单抗已在国内获批三项适应证 , 包括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EGFR或ALK阴性的晚期非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联合吉西他滨和铂类化疗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 。
作为适应证获批数量第一的国产PD-1抑制剂 , 恒瑞医药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也在今年6月于国内获批新适应证 。 6月10日 , 恒瑞医药宣布 , 其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 , 批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
医药行业投资人士李顼表示 , 对于PD-1单抗药物市场来说 , 更多的适应证意味着更多的竞争砝码 , 谁拥有的适应证更多以及其他潜在的可以与PD-1联用的药物越多 , 竞争优势就越大 。
全球抢市场
扩展更多适应证已成为各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 从适应证到更广阔的市场 , 战火还在蔓延 。
去年12月 , 君实生物、恒瑞医药以及百济神州谈判成功 , 包括信达生物旗下信迪利单抗在内的4款国产PD-1单抗药物纷纷被纳入2020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平均降价幅度达80%左右 。
尽管进口PD-1单抗药物无缘医保 , 但在扩适应证的同时 , 默沙东和百时美施贵宝通过更新赠药救助计划 , 变相降价 , 保持自身竞争优势 。 如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由原来的“首次3+3 , 后续3+4循环”调整为年度“3+3 , 后续3+X” 。 在新方案下 , 患者年自付比例较上市价格约48万元最高降幅超75% 。 而获益患者仅需第一年支付11万元 , 第二年支付5万元 。
拼适应证 , 拼价格 , 战火烧到海外 。 去年12月 , 信达生物和礼来合作研发的信迪利单抗宣布拟在美国市场上市 , 申请的适应证为非小细胞肺癌 。
今年5月 , 信达生物更新消息称 , 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受理 。
目前 , 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都已在FDA申报上市 。 君实生物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2021年3月 , 君实生物开始向美国FDA滚动提交特瑞普利单抗上市申请 。
更广阔的市场意味着更多盈利的可能 。 2020年 , 默沙东“K药”和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全球销售额分别达到143.8亿美元与79.22亿美元 。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以及百济神州PD-1单抗药物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03亿元、22.90亿元和1.63亿美元 。
未来拼什么
竞争不会停 。 今年4月 , 复宏汉霖宣布 , 其自主开发的斯鲁利单抗 , 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实体瘤治疗的上市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 该药正式加入了国产PD-1抑制剂上市第5名的争夺 。
作为新一类抗癌免疫疗法 , 与传统癌症治疗的放化疗方法不同 , PD-1/PD-L1免疫疗法旨在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抗击癌症 。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 , 2030年全球PD-1/PD-L1药物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789亿美元 , 国内市场可达131亿美元 。
广阔市场会涌现更多的市场参与者 。 根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 , 目前除已经上市的6款PD-1和2款PD-L1抑制剂外 , 还有来自国内外药企的33个PD-1项目和21款PD-L1项目 , 分别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曾表示 , 中国医药行业药品研发过多趋同 , 过多的趋同研发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 如研发火热的PD-1 。
对企业来说 , 拥挤的赛道意味着产品定价将不断逼近自己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 在已上市四大国产PD-1单抗药物纷纷把价格降下来后 , 业内人士直言 , 后续上市的国产PD-1单抗药物价格只会更低 。
李顼表示 , 进口PD-1单抗药物获批时间早 , 占据了品牌以及适应证等先发优势 。 国产PD-1单抗药物通过进医保扩大了产品的可及性 。 未来 , 拓展更多适应证仍是各家比拼的重点 。 此外 , 销售能力、联合用药的布局以及成本的控制也很重要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姚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