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 , 多一点洞见 。 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 , 眺望更大的世界 。
【核心|新闻8点见丨三名航天员入住“天宫”后,要完成哪些工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万众期待中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6月17日将正式发射 。 三位航天员要在轨完成哪些工作?中国空间站什么时候建造完成?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 , 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组成 , 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 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
文章图片
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 。 图片来源:新华社微博
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 , 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 , 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 。 航天员进驻核心舱 , 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 , 驻留约3个月后 , 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
根据任务安排 , 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 。 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 , 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 。 二是要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 。 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 , 进行两次出舱活动 , 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 。 三是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 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 , 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 , 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 。 四是要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 。 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 , 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 , 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 , 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 , 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 , 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 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 之后 , 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 阅读全文>>>
三位航天员将带着国人的梦想 , 出征太空3个月 。 作为首批入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乘组 , 三名航天员是如何选拔出来的?他们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如何保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 , 本次任务航天员乘组选拔按照“新老搭配 , 以老带新”的方式 , 结合航天员飞行经历、相互协同能力等方面 , 选拔出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 。 周密制定了航天员训练方案和计划 , 扎实开展了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 , 每名航天员训练均超过了6000学时 。 特别是针对空间站技术、出舱活动、机械臂操控、心理以及在轨工作生活开展了重点训练 。 目前 , 航天员乘组已做好了执行任务的各项准备 。
对于航天员工作和生活如何保障 , 季启明介绍 , 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 , 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 , 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 。 航天食品方面 , 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 。 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 , 还有折叠桌 , 方便航天员就餐 。 锻炼区配备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 , 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 。 通过天地通信链路和视频通话设备 , 可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 。
在轨驻留3个月 , 宇航员“闹心”咋办?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载人环境控制方面 , 相比前期载人飞行任务 , 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 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去除 , 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 , 能够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 , 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 阅读全文>>>
踏上太空征程之前 , 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中外媒体采访人员集体见面 。 他们都说了啥?对此次执行航天任务有何期待?
文章图片
三名航天员与中外媒体采访人员见面 。 图片来源:IC photo
第3次执行飞行任务、第2次担任指令长的航天员聂海胜说 , 这次将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 , 有幸能够开跑空间站阶段的飞天“第一棒” , 有很多新的期待 。 这次飞行时间更长 , 我们不仅要把核心舱这个“太空家园”布置好 , 还要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验证 , 任务更为艰巨 , 挑战也更多 。 作为指令长 , 我会团结带领乘组 , 严密实施、精心操作 , 努力克服一切困难 。 有全国人民的美好祝福 , 有工程全线的支持努力 , 有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 , 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此次任务 。
第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刘伯明说 , 在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时 , 能够共同完成我国首次出舱行走 , 是我们无上的光荣 。 那次任务 , 我们经历了一些险情、遇到了一些困难 , 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 , 就是不管怎么样 , 都要坚决完成任务 , 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 这次任务出舱活动时间大幅增加 , 任务更加复杂 , 为此 , 我们进行了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 , 特别是穿着我国研制的新一代舱外航天服 , 我们更加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 。
首次亮相的航天员汤洪波说 , 第一次执行任务 , 压力肯定有 , 但我坚信 , 压力就是动力 , 经过11年的学习训练和磨砺考验 , 已经完成了从航空到航天这一艰苦难忘的转型 , 经过一轮又一轮严格科学的选拔 , 对自己充满信心 。 也十分期待有朝一日能和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一起遨游“天宫” 。 阅读全文>>>
作为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十分关键 。 中国航天何时起步?取得了哪些成就?来看看这份中国航天极简史吧!
新中国成立以前 , 中国其实没有实际的航天事业 。 然而人们对飞天的执念 , 却要从远古时期说起 , 比如“补天”的女娲、“奔月”的嫦娥 , 她们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宇航员” 。
到了明朝 , 一个名叫万户(原名陶成道)的士大夫心中也有个飞天梦 , 他把47枚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 , 并坐在椅子上点火发射 , 不幸火箭爆炸 , 献出了生命 。 现在看来 , 万户当初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 但是他的飞天精神激励了后世的人们不断向天空开拓 。
1956年10月 , 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和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 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 。 1970年4月 ,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中国成为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
文章图片
东方红一号卫星 。 图片来源:IC photo
2003年10月 , 搭载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 , 在轨飞行14圈后安全返回 ,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 如今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执行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 中国空间站建成也指日可待 。
我们航天大家族里有“嫦娥”“天宫”“北斗”“祝融”等 , 这些名字或来自神话传说 , 或来自艺术典籍 , 这样的命名方式是科技与人文的巧妙碰撞 , 也是华夏儿女骨子里与先人一脉相承的最极致的浪漫 。 阅读全文>>>
编辑 魏冕 戴玉玺 校对 卢茜
推荐阅读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底层|上海: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前瞻研发
- IT|中国重汽:氢能源产品的核心布局和整车集成开发已经全面完成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合成|AI合成主播丨“十四五”期间力争突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