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

我们用一种在线的“中介式”互动来传递声音、表达情感、寻求支持 , 发短信、发邮件 , 上社交网站 , 玩电子游戏 , 从形式上看人际沟通似乎更轻松、更密切 , 但实际上却使人更焦虑、更孤单 。 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沟通的便利性也在降低着互动的价值 。 我们正在从个体的孤独走向群体的孤独 , 因为屏幕背后的你我都是一样的 , 看似活跃实则空虚 , 看似插科打诨实则焦虑不已
【时间|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美国孤独用餐者接近半数
英国作家露丝·惠普曼花了好几年时间在美国研究与幸福和焦虑有关的问题 。 她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说 , 如今 , 幸福被定义为自我发现之旅 , 而不是与外界打交道的收获 , 这种幸福强调情感上的独立 , 而非相互依赖 。 但人们越来越强调往内心深处追寻幸福的同时 , 美国人用来与他人真正交往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 目前美国将近半数的餐桌前只有一个用餐者 , 少年、年轻的千禧一代和朋友“闲荡”的时间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少 , 智能手机取代了真实世界中的互动 。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一项时间利用调查显示 , 普通美国人现在平均每天花不到四分钟“主持或参与社交活动” , 这里的“社交活动”是指所有类型的派对 , 以及其他有组织的社交场合 。 即使算上争论、抱怨等任何形式的沟通和交流 , 普通美国人每天只有半个多小时在进行社会交往 。
互联网时代的群体性孤独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的数据显示 , 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 , 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 。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论文称 ,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导致抑郁症 , 不仅如此 , 在社交媒体上投入的时间过多 , 还会加重抑郁症 。
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 , 孤独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 到了今天 , 孤独更被视作公共健康危机 。 心理学家对孤独体验的量化描述主要是:你感到和周围的人无话可说吗?你感到自己缺少同伴吗?你觉得自己是某个社交圈中的一员吗?你觉得自己身边没有任何关系亲密的人吗?你感到自己和别人亲近吗?你觉得没人真正了解你吗?你感觉人们只是生活在你周围 , 却与你毫无关系吗?……学者据此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1/3的线上社交反而会带来孤独感 。 我们时常感到孤独 , 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束缚 , 数字化的社交关系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 , 却无须付出友谊 。
美国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说 , 通过网络 , 我们似乎是联系在一起的 , 但实际上是活在“气泡”之中 。 我们用一种在线的“中介式”互动来传递声音、表达情感、寻求支持 , 人们发短信、发邮件 , 上社交网站 , 玩电子游戏 , 从形式上看人际沟通似乎更轻松、更密切 , 但实际上却使人更焦虑、更孤单 。 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沟通的便利性也在降低着互动的价值 。 我们正在从个体的孤独走向群体的孤独 , 因为屏幕背后的你我都是一样的 , 看似活跃实则空虚 , 看似插科打诨实则焦虑不已 。
社交温度呈现变低趋势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提出了一个概念——消失的附近 。 这个“附近”指的是个人与世界的真实连接 。 通过“附近” , 个人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出去并切实地收到反馈 。 而现在 , 附近的概念被互联网广泛的公共事件所遮蔽 。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附近”不再感兴趣 , 小区里住了多少邻居 , 家乡的街道有什么新地标 , 楼下小吃店旁的早教中心换了几轮 , 这些琐碎的事情好像不值得他们关注 。
互联网让整个世界变平了 , “附近”的消失就这样发生了 , 我们越来越少地注意周围的事物和场景 , 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互联网的热搜话题上 。 我们逐渐丧失了建立彼此亲密关系的能力 , 原来那种自然的爱日渐式微 。 微信里的“社区”“圈子”“附近的人”基本脱离了它们原始的含义 , 成为一项应用功能 。 我们和附近的人都不熟悉 , 也很难建立起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 于是 , 我们在社交网站上“交友” , 却又怀疑那些网友究竟是不是真的朋友;我们整天联系 , 但并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在交流 。
从前的车、马、书信很慢 , 现在的视频或语音即时通信让连接变得更快、更容易 , 也更广泛 , 但其社交温度却不高 , 质量当然也差强人意 。 人民论坛发表田丰的文章说 , 网络社交最明显的特点是浅层化、碎片化和低效化 。 所谓浅层化 , 是指网络社交很少会有深入的思考和沟通 。 特别是在一个微信群或者QQ群里 , 几乎没有人会花费足够的文字来表达自己 , 相对简单化、固定化、仪式化的社交群内互动模式让大家的交流愈加浅层化 。 碎片化主要是指在网络社交中传递的信息受到手机屏幕的局限往往只是寥寥数语 , 百字以上已属长文 , 能够传达的信息相当有限 , 在你一言我一语过程中信息更加支离破碎 。 在碎片化互动过程中 , 本来当面十分钟能够说清楚的事情 , 在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文字或者语音沟通时反而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 甚至不得不约个时间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 。 当然 , 大多数使用网络社交的人对低效率是习以为常的 , 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有社交需求 , 而是填补闲暇时间空白的一种方式 。
化解孤独的三大途径
应对孤独 , 也可以靠增加机会、增加技能和改变心态三种方法 。 有时 , 一些最简单的改变都能增加社交机会 , 让人不那么孤独 。
有人曾在一个老年人公寓的大厅提供每日量血压的服务 。 排队量血压这件事 , 为许多老人们增加了见面聊天的机会 。 一段时间后 , 社区老年人的孤独感明显下降 。 实际上 , 国内不少面向老年人的保健品 , 采用社区免费问诊、入户推销等方式 , 打得正是这种抚慰孤独的牌 , 通过聚会和访问为老年人减轻孤独感 , 引导老年人消费 。
提升社交技能也有一定用处 。 研究发现 , 简单的社交技能培训 , 如怎样与人交谈、怎样打电话、怎样恭维别人和应对恭维、怎样面对沉默冷场、怎样穿衣打扮、怎样得体的亲密……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交快乐 , 降低孤独感 。
而在所有方法中最有效果的大概还是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简单但不懈的训练 , 学会识别出自己社交体验中那些自动产生的负面想法 , 如“我不行”“他不喜欢我”“她轻视我”“他们无视我” 。 并认识到 , 这些负面想法只是自发生成的心理假设 , 常常并非事实 , 并逐渐减少这些负面想法 。
一项基于意大利和美国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 , 越有智慧的人 , 似乎越不容易感到孤独 。 研究人员先估测了两地中老年人的孤独程度 , 再从多个维度测量他们的智慧程度(包括生活的知识、生存的技巧;对他人的同理心、同情心;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做决定的能力;对不同价值观的接受能力等) 。 经过统计发现 ,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龄层 , 孤独感量表得分越高(即越孤独)的人群 , 智慧量表得分越低(即智慧程度越低) , 孤独感与智慧程度呈明显负相关 。 虽然仍不清楚是智慧程度的提高使人更不孤独 , 还是孤独感阻止了人变得更加智慧 , 但这项研究提示了用智慧对抗孤独感的可能性 , 有助于设计相应的心理治疗手段来应对孤独 。
[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