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一生为国造重器


“我只想着能够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 。 ”——南仁东
2018年10月15日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 , 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 今年2月 , 科学家将“中国天眼”第一次收到的脉冲星信号 , 发射到这颗小行星 。 从此 , 浩瀚宇宙中 , 永远有了南仁东的名字 。
2007年 , 又一个不眠夜 。 深夜 , 国家天文台A座3楼 , 南仁东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 。 当时 ,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进入立项的冲刺阶段 , 南仁东和课题组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 , 常常工作到天明 。
同事眼中的南仁东很率性 。 他年轻时画得一手好画 , 爱穿碎花衬衫、牛仔裤 。 然而 , 就是这么随性的南仁东 , 遇见“中国天眼” , 一干就是22年 。
1993年 ,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提出 , 要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 。 南仁东被探索宇宙的梦想所吸引 , 憧憬中国引领的前景 , 推开中国参会代表的门激动地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一生|“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一生为国造重器】1994年 , 南仁东构想利用贵州喀斯特洼地 , 建造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 对这一想法 , 几乎所有专家都不看好 。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 , 哪一步都不易 。 技术和工程上的巨大难度 , 让许多发达国家都望而却步 。
在贵州大窝凼 , 南仁东用脚步丈量出了台址 。 有一次 , 瓢泼大雨 , 山洪裹着砂石 , 连树都能冲走 。 在外勘探的南仁东靠着救心丸爬回到垭口 。 他自学岩土工程 , 成为看图纸的行家里手 。 他自掏路费 , 逢人就介绍“中国天眼” 。 2006年 , 他更是直接向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请求 , 为“中国天眼”争取资金 。
南仁东在工作上很严格 , 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嘴硬心软 。 第一次去大窝凼 , 他碰到放学回家的孩子 , 看见他们衣衫单薄 , 回京后给县上干部寄了封信 , 嘱咐把寄来的钱给最贫困的孩子 。 此后数年 , 他又资助了好些孩子 。
得知“中国天眼”的施工工人来自云南贫困山区 , 南仁东打听到他们的尺码 , 跟老伴一起给每个人买了一身衣服 。 晚饭后 , 他常到工棚坐坐 , 和工人聊聊家常 。
遗憾的是 , 这位“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 , 却没能亲眼见证“中国天眼”的高光时刻 。 2017年10月 , “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 。 可就在不久前的9月15日 , 这位最懂“中国天眼”的人却因罹患肺癌去世 。 此后 , 媒体的报道 , 才让更多人了解到他 。
“我只想着能够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 。 ”南仁东曾说 , 不希望别人记住自己 。 遵其遗愿 , 他的丧事从简 , 没有举行追悼仪式 。 2017年9月16日清晨 , 南仁东逝世的消息传开 , 他的办公室门口摆满了同事送的鲜花 , 路过的人都会停下来 , 深深鞠上一躬 。来源:中国军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