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
华中科技大学
绿色合成与催化团队实验室
一片忙碌
一身蓝色实验服、
头戴护目镜的唐从辉
正带着学生们做实验
文章图片
唐从辉在做实验 。 长江日报 肖僖 摄
出生于1991年的唐从辉
今年刚满30岁
已是华中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他带领着一个年轻的团队
不仅从导师到学生
都是“90后”和“00后”
他们研究的方向也紧扣前沿
聚焦能源和医药导向的绿色催化
专业第一保送北大
海外读博回母校任教
唐从辉是仙桃人 , 高考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 随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北京大学 , 毕业后前往德国和美国攻读博士后 , 于2020年回到母校任教 。
在高中时 , 他就定下了学化学的方向 。 “我很幸运 , 在高中遇到一位非常有热情、有方法的化学老师 。 在一次课上 , 讲到苯环的一种命名为凯库勒结构式 , 为纪念化学家凯库勒 , 他对学生们说:‘希望有一天 , 我的学生当中也出现一位化学家 , 研究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成果 , 写进教科书里 , 我们在书中相遇 。 ”
文章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唐从辉介绍页面
这段话让唐从辉深受触动 , 从那时起就决定要走化学研究的道路 。 他学习成绩一向优异 , 不仅是华科学习特优生 , 在北大读书期间曾获校学术十杰、优秀博士论文、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 虽然年轻 , 但他科研成果颇丰 ,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多次以第一作者发文 , 并且在2021年以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高达42.846的《化学学会评论》论文 。
在国外结束学业后 , 他几乎没有犹豫 , 选择回到母校任教 。 “我有母校情结 , 毕业后一直想念华科的食堂、操场和梧桐树 , 回到华科一直是我的目标 。 同时 , 我对武汉城市的发展也充满信心 , 相信可以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 。 ”
每周7天、
每天14-15小时实验是常态
唐从辉的研究方向是液体有机储氢 , 利用有机分子可逆的脱氢和加氢 , 发展高储氢容量的分子和温和条件下的加氢脱氢过程 , 实现高效率的氢能储运 。
文章图片
唐从辉课题组网站页面
“目前 , 氢能储运已经可以实现 , 但还有不断突破的空间 。 ”唐从辉说 , 例如储氢容量 , 美国能源部的标准是达到5.5%的质量分数 , 目前我们在单位质量内可以释放的氢的质量已经达到6%以上 , “未来我们争取达到9%” 。
为了寻找催化剂发挥的最佳性能条件 , 唐从辉和学生们要针对同一反应尝试数百次 , 每周七天、每天14-15小时是常态 。 一次偶然中的必然 , 他绕开传统方法 , 另辟蹊径 , 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得到了全新结构的催化剂 , 发挥出优异的脱氢活性 , 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
和大多学生同龄
实验室氛围轻松活泼
在实验室里 , 除了高精尖的化学实验设备 , 还有一些“年轻”的小细节 。 冰箱上贴着的“实验室安全卫生守则”里写着:“实验千万条 , 安全第一条;操作不规范 , 亲人两行泪 。 ”冰箱上方 , 放着一个音响 , 是学生们听歌用的 。
“做实验很苦 , 有时为了调剂一下 , 学生们会用音响放歌 , 周杰伦、五月天、王力宏 , 还有一些摇滚重金属 , 大部分我都会唱 。 ”唐从辉带的博士生大多和他同龄 , 在谈专业时他是严格的导师 , 专业之余他更像一起学习的“同班同学” , 一起打篮球 , 跑校园马拉松 。
文章图片
唐从辉在给学生上课 。 长江日报 肖僖 摄
谈起年轻博导的特质 , 唐从辉说了两个词:活力和信息化 。 “我希望实验室氛围是轻松活跃的 , 心情愉悦 , 大脑才转得快 。 ”
谈到科研未来 , 他眼神坚定 。 “着眼未来 , 我一定要作出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的成果 , 不断攀爬科研高峰 。 就目前来看 , 我希望推进校企合作 , 把我们在氢能方面的成果形成产学研转化 , 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 ”
来源:长江日报、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唐从辉|牛!90后,华科博导!】[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the|美监督机构:从煤电厂捕获二氧化碳的计划浪费了联邦资金
- the|美FDA将批准辉瑞为12-15岁儿童提供COVID-19加强针
- Pro|价格相差1000块钱 买小米12还是小米12 Pro?很多人选错了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
- 事宜|banner图
- 趋势|[转]从“智能湖仓”升级看数据平台架构未来方向
- 刘思远|从1到100 这座“塔”不断创造中国航天奇迹
- 成功|从1到100 托举大国重器的“功勋塔架”
- 大叔|从治愈到共振,网易云音乐的刷屏套路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