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移民火星在可见的未来仍比较遥远


登陆|“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移民火星在可见的未来仍比较遥远
文章图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采访人员 罗亦丹)在“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后 , 我国火星探测之旅的下一步将是什么?马斯克“移民火星”的梦想是否能实现?5月29日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在第三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的采访环节中解答了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的提问 。
5月29日 , 腾讯联合权威科学期刊Science、清华大学在京举办第三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首席科学家潘永信等八位科学家和科普学者同台 , 为青少年解读了关于蛋白质结构、火星探测、量子计算、机器人等前沿科学领域的奥秘 。
其中 , 围绕“天问一号”探火话题 , 郑永春为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全过程 , 并对人类未来探索其他行星进行了畅想 。 他表示 , “天问一号”只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 未来还将有天问二号、天问三号 , 对小行星、木星进行探测 , 还将从火星上采样返回 。 这是一项持续几百年的伟大事业 , 值得青少年为之奋斗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相比其他行星 , 火星在太阳系内是相对最具有移民潜力的星球 , 也正因如此 , 火星成为了继月球后最受关注的太空探索目标 , 马斯克甚至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SpaceX将会在2030年之前让星际飞船登陆火星 , 并且“人类应该早一点到火星去” 。
对此 , 郑永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技术上 , 科学家研究的是火星移民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火星的环境是什么 , 人类能不能适应那个环境 , 怎样解决人类在火星上的生存问题 , 这是一个一个的主题 , 这些主题需要有一些人研究 , 如果能够有突破 , 整个视野就会越来越前进 。
在郑永春看来 , 将近一百年之前 , 火星是科幻作家非常热衷的话题 , 当人类第一次登月后 , 那时人们觉得可能再有十年人类就可以登陆火星 , 但实际上这一目标并未达成 。 目前 , 人类的整体技术能力肯定比当时要高很多 , 但移民火星的快慢取决于这件事情的紧迫性 , 因为没有那么紧迫 , 也没有那么有利可图 , 商业领域不会特别热门 , 这件事情就变成了相对来讲比较纯粹的科技研发 , 科技研发又受经费制约 , 这个时候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 , 所以在我们可见的未来 , 移民火星还相对比较远 。
“但是有些事情比较明确 , 比如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登陆火星了 , 下一步肯定是从火星怎样返回 , 这个时间就不会太远 , 因为这是科学家比较明确要做的事情 , 返回代表我们能去还能回来 , 再下一步就可能是移民火星了 。 ”郑永春表示 , “而再次登陆火星之后会不会向移民方向发展 , 则取决于我们前面两步的成果 , 能够来去了 , 才有载人登月、载人登火 , 才有下一步移民火星 , 值得你去 , 值得你长远驻扎下去 , 就能驻扎下去 , 这件事情肯定第一是循序渐进 , 第二是螺旋式上升 。 ”
“基于前一个阶段 , 现在做的都是有意义的 , 总体是往这个方向走的 , 方向没有问题 , 先是登陆火星 , 然后是火星返回 , 然后是载人登陆 , 然后小规模建立居住地 , 逐渐扩张 , 再走向另外一个地方 , 这些逻辑是不会违背的 。 ”郑永春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登陆|“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移民火星在可见的未来仍比较遥远】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罗亦丹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项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