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穿越漫漫星河 , 跋涉297天 , 今天 ,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
还记得2020年7月23日 , 长征五号火箭在万众瞩目中点火升空 , 成功将“天问一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 中国探火 , 启程!
从地球到火星 , 这是一段星际的奔跑 , 而长五人的奔跑也始终没有停止 。
3次发射3步跨越
不到300天里 , 长五系列火箭携“天问一号”冲天奔火、助“嫦娥五号”九天揽月、送“天和”核心舱太空建站 。 3次发射 , 3步跨越 。
其中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 , 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 从地月系到太阳系 , 我国的深空探测正在一步步走远 。
这次任务 , 长五火箭飞出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新速度”“新精度” 。 而对于长五人来说 , 它还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 这是长五火箭第一次执行工程应用发射 , 标志着长五火箭正式服役 。
火箭院院长王小军介绍:“长五火箭投入工程应用 , 将有力支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实施 , 对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 ”
火箭的能力有多大 , 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 作为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 , 长五火箭让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 也让我们对探索浩瀚宇宙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
你有凌云志 , 我有登云梯 。 沿着“胖五”一次次划出的金色轨迹 , 圆梦的征程已经在路上 。
争分夺秒接力奔跑
一枚长五火箭从无到有 , 需要6个月 , 如果全年无休 , 一年可以总装、配套并实施两次发射 。 而一年的时间里 , 长五系列火箭共实施了4次发射 , 一年半间 , 五战五捷 。 不是超人 , 他们却跑赢了时间 。
去年大年初六 , 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 长五B火箭首飞任务先头部队就“逆行”踏上了去往海南的航班 。
当时 , 中国航天两型火箭相继失利 , 两颗卫星在轨失效……面临着“不能再失败”的严峻形势 。 在这样的紧要关头 , 由哪个队伍来打响“触底反弹”第一枪?长五团队挺身而出 。
危机当前 , 考验一支队伍的胆力 , 也检验一支队伍的实力 。 2020年5月5日 , 长五B火箭用首飞成功扫除“阴霾” , 扭转了中国航天面临的不利局面 。
而来不及庆祝 , 长五遥四火箭地面设备恢复人员第二天就投入到了下一发任务当中 。 这时 , 距离“天问一号”的发射仅剩两个多月 , 如果不加速快跑 , 错过了窗口期 , 中国的探火计划就要推迟26个月 。
为了抢进度 , 他们白天“见缝插针” , 晚上“废寝忘食” , 一直干到夜里12点 。 海南文昌正值“桑拿天” , 就算什么事都不做 , 待在户外都会大汗淋漓 。 每天 , 他们皮肤晒到掉皮 , 衣服全部湿透 , 身体严重脱水 , 甚至靠喝补盐液维持 。 主管发射台恢复工作的徐铮肾结石发作 , 可手里的工作没有停 。 那几天 , 他是靠止疼药扛过了一波又一波的剧痛 。
送完“天问一号” , 已是7月底 , 大半年就在这样的争分夺秒中度过了 。 这时 , “嫦娥五号”以及“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任务又接踵而至 , 长五团队面临的是停不下来的“接力战” 。
年仅26岁的徐文晓是第一次担任总控系统指挥 。 地面设备恢复完后 , 系统其他人员返京 , 他只身留在发射场 , 负责单元测试间测试、总控网的交换机日志判读等工作 , 常常“狂敲键盘”到深夜 。
进场前设备装车时 , 他不小心扭伤了手腕 。 可为了亲自验证设备运行状态 , 他带着测试工具爬上15层塔架 。
其实 , 从2019年10月至今 , 很多队员连续18个月一直奋战在发射场 , 经历了5次任务的洗礼 , 他们陪长五的时间 , 比家人都多 。
前方挥汗如雨 , 后方也是马不停蹄 。 长五团队是一支队伍负责长五和长五B两个构型 。 一发火箭在发射场发射 , 另一发火箭就在总装总测 , 研制团队兵分北京、天津、文昌同步开展工作 。
正常情况下 , 总装一发长五系列火箭芯一级 , 最少需要16个人 , 而人员紧张时只剩9人 。
虽然长五B火箭与长五火箭结构略有不同 , 但是关键点、难点基本相同 。 张学伟负责调度工作近6年 , 对关键点、难点了然于胸 。 他利用3天时间 , 就编制出一张包含千余项工作内容的生产计划表 , 千难万难 , 后墙不倒 。
发动机向来是火箭总装中的重中之重 。 从总装第一台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开始 , 装配人员就对工作流程进行了精细梳理 , 并在一次次发射中不断改进 , 直到长五B遥二火箭发动机的总装 , 装配手册已经全面改进过4版 , 装配工序也更加细化 。
精准施策、科学排产 , 为一发又一发火箭的滚动生产、总装按下了“加速键” 。
本文图片
对长五人来说 , 每一次前脚冲破终点线 , 后脚就迈入新赛道 。 成功从来不是终点 , 而是下一次任务的起点 。 因为大家深知 ,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 , 奔跑才有远方 。
一次次接力奔跑 , 收获的是一次次沉甸甸的成功 , 这让长五人、中国航天人、中国人倍加自信与自豪 。 然而 , 每一名长五人都不曾忘却失利的痛 。
“把不忘掉长五遥二火箭的惨痛经历作为新的出发点 , 我们就赢了!”这是长五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黄兵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
作为长五系列火箭的总体设计室 , 火箭院总体设计部11室在每次火箭出征前 , 都会“复习”长五遥二火箭的失利 。 在长五B遥二火箭发射“天和”核心舱任务出征之前 , 按照“惯例” , 他们又把曾经失利的过程和原因“复习”了一次 。 那揪心的痛 , 再次充斥着队员们的心 , 也为大家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
牢记失利的痛 , 他们没有因失利后的一次次成功而放松警惕;从挫折中出发 , 他们把每一次任务都当做是决定生死的复飞之战;警钟长鸣 , 他们如履薄冰 , 确保每一次任务都圆满成功 。
长五火箭第一总指挥、火箭院党委书记李明华感慨道 , 真正的强者 , 不是没有眼泪 , 而是含着泪依然在奔跑的人 。 这支队伍不仅是在书写成功 , 也是在书写历史;不仅是在创造纪录 , 也是在创造精神 。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探火、探月、空间站 , 长五火箭的每一战 , 不只是争分夺秒 , 而是在争分夺秒中精益求精 。 每一次出发 , 型号队伍都有着几近严苛的追求——零窗口、零故障 。 一次次波澜不惊的背后 , 是他们长年累月无休止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
2020年11月24日 , 长五火箭送“嫦娥五号”到月球采样 , 这是我国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之战 , 也是2020年最具“分量”的发射 。
器箭对接时 , 8.2吨的庞然大物 , 与火箭对接的精度达毫米级 。 对接空间极其狭小 , 装配人员要长时间保持一个极其难忍的姿势 , 他们笑称是在练“蛤蟆功” 。
装配人员李萌说:“很多操作 , 怕脱手、怕打滑 , 要么工具会飞出去 , 要么会挤了手指 , 我们宁可挤了手指 , 也不能伤了产品 。 ”
而这样高精准的操作 , 每一发几乎都是如此 。 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是“90” 后 , 平均年龄仅有28岁 , 但约有一半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等腰疾 。 在他们看来 , 探测器、空间站、火箭比他们的命都金贵 , 他们愿意用生命去守护 。
平时的发射 , 一条轨道即可 , 而发射“嫦娥五号” , 有15条 , 发射“天问一号” , 有42条 。 一条轨道有一万多个参数来控制火箭的飞行 , 可想而知 , 工作量是之前的几十倍 , 而这浩如烟海的数据 , 每一个都不能错 。
长五火箭制导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施国兴说 , 为了火箭的1次完美飞行 , 去发射场之前 , 他们已开展了6万次模拟飞行 。 每一次成功 , 都是一场修行 。
时间飞快 , 转眼2021年春节到了 , 又是一个奋斗的年 , 长五B遥二火箭发射“天和”核心舱任务启程 。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在轨建造11次任务中的“第一棒” 。 11次任务环环相扣 , 只有跑好“第一棒” , 才能为后续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 而长五B遥二火箭又是“第一棒”中的“第一棒” , 是对工程影响最大的一次发射 , 只能成 , 不能败 。
空间站交会对接任务对长五B火箭提出了“零窗口”发射的需求 , 发射时间精度误差要控制在1秒以内 。
长五系列火箭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运载火箭 , 发射日的工作项目异常繁多 ,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发射推迟 , 甚至错过发射窗口 。
为了做到“零窗口”发射 , 火箭各系统要确保在点火前一段时间就完成各项准备 , 以准备好的状态等待点火 。 由于低温推进剂加注后会不停的“蒸发”消耗 , 因此 , 发射准备好的状态并不是越早越好 , 而是要严格按照时间要求精准的完成 。
2021年4月29日 , 长五B遥二火箭一声轰鸣 , 直冲九霄 ,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大幕拉开!这一刻 , 举世瞩目;这一刻 , 喜极而泣 。
长五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 , 为了确保发射日工作精准、高效开展 , 研制团队采用了流程精细化管理 。
“发射当天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项目和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 每个岗位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标准、杜绝什么问题 , 都一目了然 , 提高工作效率 , 防止低层次问题的发生 。 ”
星光不问赶路人 , 时光不负有心人 。 长五团队以零窗口、零故障的完美表现 , 实现了高密度执行探火、探月、载人航天等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连战连捷的“自我超越” 。
“斗转星换 , 十年终铸成巨箭 。 甘苦暑寒 , 波折历罢捷报传……”长五火箭总师李东总会把对长五的一片深情与祝福写进诗间 。 “星河路虽远 , 我有中国箭!”这就是长五人的诗和远方 。
征途漫漫 , 任重道远 , 长五人永远在路上 。 此刻 , 梦想不再遥远!
作者:左秋红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天问|天问奔火297天的背后】图片:史啸 张森宇
推荐阅读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天问|七设备重点关注典型地貌,天问一号开启火星全球性探测
- 遥感|天问一号环绕器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 天问|进入遥感轨道的“天问一号”有何使命
- 火星|环绕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天问一号开启火星全球性探测!
- 着陆|天问一号环绕器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 中继通信|天问一号环绕器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都有哪些看点?
- 变轨|火星“劳模”成“变轨达人” “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太空上演“变变变”
- 探测|“火眼金睛”助天问一号环火“自动驾驶”
- 遥感|天问一号环绕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