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口数据出炉 , 15-59岁劳动力人口占比缩减 , 人均年龄38岁 , 和美国已经差不多了 , 未来劳动力成本将越来越高 , 机器人是必经之路 。 那么机器人赛道要如何选择?
机器人 , 按照功能不同 , 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 。
工业机器人 , 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 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 , 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 , 智能家居其实是服务机器人的延伸产业链;特种机器人 , 是指应用于军事、极限作业、应急救援等特定场景的机器人 。
而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的是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工业机器人 , 从产业链角度去讨论该如何选择投资方向 , 后续我们也将针对产业链上值得投资的个股逐一做拆解 。
【制造业|人口压力之下,机器人赛道该如何选择?】1、机器人的增长动力
工业机器人 , 下游涉及汽车、电子电器、食品等多个行业 , 而其核心存在的价值 , 是“替代逻辑”——代替制造业的人工 , 而决定机器人行业增长的核心宏观指标 , 一是劳动力成本;二是固定资产投资 。
(1)劳动力成本
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 从2010年的3.09万元上升到2019年的7.81万元 , 年复合增速为10.85% 。
文章图片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 从驱动制造业企业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 , 以减少工资支出 。
虽然疫情是短期影响 , 但其反映出来的人工成本加大、机器的平均成本在降低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 , 剪刀差逐步拉大 , 并且在未来的趋势中将成为不可逆的状态 。
2019年协作机器人本体均价13万左右 , 系统集成总体费用约为本体均价的1.5-2倍左右 , 考虑到后续维护成本 , 假设使用时间为8年 , 则简单测算设备投入摊销到每小时的成本 , 2014-19年由13元左右降至6.6元左右 。 而人工工资每小时则由21元左右提高至32元左右 , 二者剪刀差显著拉大 。
文章图片
(2)固定资产投资额
由于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制造业 , 重点来看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额 。 由于汽车和3C行业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下游 , 占据了60%左右的份额 , 因此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与汽车、3C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高度相关 。
文章图片
受到2018年行业整体疲软影响 , 工业机器人的产量随之下降 。 而自去年疫情开始后 , 汽车和3C产品的需求开始大幅反转 , 固定资产投资额也随之有明显的逆转 。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转的影响 ,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呈现长期总量增长逻辑 , 预计将有3-4 年维度的周期性 。
工业机器人的当月同比增速上来看 , 在经历了从2018年9月-2019年9月长达13个月的负增长之后 , 其产量开始逐渐回升 。
去年受疫情事件的影响(指负面) , 期间口罩机需求上升 , 促使相关工业机器人需求上升所致 。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 , 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已经开始反弹 。
文章图片
工业机器人密度 , 是指每万名制造业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 。 2018年 , 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40台/万人 , 同比上升29.63% , 近五年复合增速高达40.43% 。 而对比全球平均水平(99台/万人) , 及全球近五年年复合增速10.67% , 相较而言 , 国内的增速是非常快的 , 但比起日韩德等制造业强国来看 , 随着国内制造业未来往高精尖方向发展 , 我们至少还有翻倍的空间 。
文章图片
2、产业链拆分
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关键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 中游为机器人本体生产商 , 下游为系统集成和服务供应商 。
文章图片
(1)上游
工业机器人的上游 , 是指机器人的零部件公司 , 主要零部件为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 , 占据了超过60%的成本 。 上游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较低 , 减速器、伺服系统的国产化率仅为10% 。 市场份额主要由日本公司占据 , 如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发那科占据了减速器超过70%的市场份额 。
文章图片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 , 上游核心零部件盈利能力最强 , 成本占比最高 , 占到整体生产成本的60%以上 , 其中仅减速器一项便占到总体成本的31% 。
而从盈利水平来看 , 上游核心部件的盈利水平也较高 , 其中减速器毛利率为40% , 伺服系统为35% , 控制器为25% 。 中游机器人本体毛利率最低 , 仅为15%;下游系统集成毛利率为35% 。
虽然国外的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 但我国部分企业在进入21世纪便开始投入研发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 , 这些经过近20年研究的公司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 如汇川的伺服电机、绿的谐波的减速器 , 都具备了跟全球顶尖龙头公司叫板的技术实力 。
文章图片
在去年疫情的影响下 , 国外企业的交期延长、价格也不具备优势 , 这种情况下国内的这些优质公司快速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 。
从表面上看 , 疫情看起来只是短期的影响 , 市场也有人担忧疫情过后是否会回到原来的市场格局 。 但我们认为 , 一方面是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上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准的行列 , 二是以往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很难被中游的机器人厂商使用 , 得不到太好的机会 , 而这次疫情恰好促进了这个事情的发生 。
在国内产品具备交期较短、价格等优势的前提下 ,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这会对机器人上游的行业产生长期、且很难逆转的影响 。
(2)中游
而中游是制造机器人本体 , 从整体竞争格局来看 , “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电机、库卡等)在该领域的市占率合计超过40% , 垄断了高端市场 。 国产本体制造商的市占率约为30% , 主要在中低端市场 , 比较突出的如埃斯顿 。
文章图片
由于国内的厂商多数是在中低端的市场 , 在高端领域的技术能力还有差距 , 其毛利率也不如上游的零部件 , 因此中游的本体制造厂商的投资逻辑略逊色于上游零部件 。
(3)下游
下游系统集成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用途 , 将机器人本体二次开发 , 实现工业和应用 。 目前系统集成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 , 其国产化率虽高 , 但竞争格局是整个行业中较差的一环 。
系统集成商需要通过销售人员对接不同的下游 , 项目工程师根据不同的要求定制化机器人 , 随后通过安装调试人员进行调试 。
系统集成厂商的核心资产是销售人员、项目工程师和安装调试人员 。 想要提升市占率 , 国产厂商需要关注的是招聘更多相关人员 , 而单纯通过并购无法达到快速提升市占率的目的 。
3、行业标的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 , 上游零部件最优 , 中游本体制造厂商次之 , 下游的系统集成商逻辑较弱 。 关于行业里相关的投资标的 , 我们抓取了券商梳理的产业链分布图 , 具备较好投资价值的如上游的双环、绿的、汇川 , 以及中游的埃斯顿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保障|《“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印发 提升原材料工业保障引领制造业能力
- 网络化|八部门: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
- 制造业|八部门: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制造业|工信部答每经问:“十四五”将大力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 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发推广新产品
- 未来|除了制造业,未来这些领域将重点推进机器人创新应用
- 制造业|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这些领域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
- 张诗奇|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 制造业|探讨未来的重大颠覆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