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中国“天眼”背后的青春力量
【建设|点赞!中国“天眼”背后的青春力量】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 在离北京数千公里外的贵州平塘大窝凼 , 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正常运行 , 不断为科学家提供最新的观测数据 。 作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 今年3月31日 , “天眼”正式向全世界开放 。 “天眼”建设、运营的背后 , 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的科研力量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 。
文章图片
作为世界唯一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 如今 , FAST综合性能领先世界其他射电望远镜10倍以上 , 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的视野 , FAST每天的运行时间已经超过20个小时 。 这背后 , 是一代代科学家、工程师的保驾护航 , 升级改造 。
文章图片
2014年7月26日 , 南仁东在FAST临时办公、住宿用房前留影
馈源是指望远镜用来接受宇宙信号的装置系统 , 如果把FAST比作眼睛 , 那么馈源舱就相当于望远镜的瞳孔 , 所有收集到的宇宙信号都要汇集到馈源舱中的馈源里 。 因此 , 馈源舱的安装、建设至关重要 。
2008年 , 28岁的潘高峰博士毕业加入FAST团队 。 他和同事们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馈源支撑6塔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家” 。 之后他们利用6座铁塔支撑6根钢丝绳 , 悬吊重达30吨的馈源舱 , 再通过同步收放钢丝绳 , 拖动馈源舱在直径为206米 , 高约140米的球冠面内进行运动 , 最终实现了误差仅48毫米的定位精度 。 今年已经40岁的他笑着说“我依然青春年少” , 他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南仁东、朱文白、姜鹏等老师的领路 , 也得益于身边优秀同事的悉心帮助 。
文章图片
同为80后的于东俊是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控部测量组组长 , 2009年7月毕业后就来到FAST的他 , 参与了FAST从建设到调试运行的整个过程 。 在FAST建设初期 , 他要背着30斤的设备 , 手脚并用 , 攀爬到200多米高的山上采集数据 。 在一次工作中 , 他左手重心上的一块石头滑落 , 他自己险些坠下山坡 。 “一下子滑落了三四米 , 幸好脚抵住一条20厘米宽的临时开挖小路 , 右手又本能反应抓住了一根树枝 , 才止住了下滑 。 ”他说 , 否则自己将直坠谷底 , 后果不堪设想 。 很久以后 , 于东俊才跟家人说起这段惊险的经历 , “大家都在忘我工作全力以赴 , 要把FAST建好 , 我这点历险不算啥 。 ”他说 。
2019年4月22日FAST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工艺测试 , 1个月后于东俊的孩子顺利出生 。 2020年1月11日 , FAST通过国家验收 , 正式运行 。 今年3月 , FAST向全世界开放 , 征集自由观测申请 。 从1994年提出构想到现在的20多年间 , 中国天眼FAST凝聚了四代科学家、工程师的智慧和心血 , 是他们用青春铸就了如今的FAST , 是他们给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一只“巨眼” 。
今年43岁的FAST 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说 , 在这些年的建设中 , 青年科研人最大的坚守是一份执着于科学的情怀 。 “在建设中 , 我们经历过一年多的板房生活 , 经历过一年4000多次的雷暴天气 , 也经历过无数次测试过程中的失败 , 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 。 ”
姜鹏说 , 大家有不能忘记的初心:要做一台好用的望远镜! 有对未来美好的愿景:希望后来者们用好这个设备!要把“天眼”运行好 , 维护好 , 创造更多的观测时间 , 让更多的天文学家能够用我们的设备 , 把宇宙看得更清晰 , 产出更多的科学成果 , 在世界科技创新大潮中 , 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部分图片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供
收藏
举报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