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社|探访中国航天日上的航天产业成果

【新华社|新华社|探访中国航天日上的航天产业成果】高速行驶的列车上 , 时断时续的通信信号给出行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 轨道交通的提速 , 加速了商务沟通、探亲访友和旅游出行 , 人们在飞机、高铁上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多 , 用这些时间处理公务、休闲学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 对高速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
“如果高铁上安装了这款二维相控阵地面用户站,它作为天基宽带互联网系统中 , 与用户直接建立联系的重要一环 , 可带来极速上网服务的切身体验 。 ”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航天产业成就展馆 , 航天科工二院25所先进通信技术研究室主任杨健介绍了他们研制的产品 。 他说 , “高铁上遇到的微信发不出去、电话接不进来等问题都能更好解决 。 ”

新华社|新华社|探访中国航天日上的航天产业成果
文章图片

图为中国航天日航天产业成就展上的航天创新产品 。 航天科工二院25所提供
二维相控阵地面用户站用于建立用户与卫星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 是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入口 , 直接为用户服务 , 设计指标的优劣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 卫星组网后 , 通过天地互联 , 可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无缝覆盖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
看上去仅笔记本电脑大小的相控阵用户站 , 没有机械部件 , 维护更方便 。 二维全空域极速电扫模式 , 满足低轨卫星间波束频繁快速切换需求 。 超薄瓦式模块化相控阵天线设计 , 可灵活组成各种尺寸的天线 , 适用于航空、航海、汽车、便携等多种场景需求 。 “我们还能做得更薄 , 满足移动更便携的需求 , 也把成本降得更低 。 ”杨健说 。

新华社|新华社|探访中国航天日上的航天产业成果
文章图片

图为现场展品 。 航天科工二院25所提供
与二维相控阵用户站一同参展的 , 还有星间激光通信终端 , 卫星是天基宽带互联网大系统的平台 , 而它们是系统中地面和卫星的核心设备 。 星间激光通信终端通过对高指向性激光的控制、收发和调制 , 在高速运动的卫星平台上实现激光通信链路的建立和保持 , 进而实现远距离星间高速通信 。 星间激光通信终端和路由基带载荷将独立的卫星编织成一张卫星网 , 修建了一条空间的信息高速公路 。
产品设计师李海昊告诉采访人员 , “星间激光通信技术最难的 , 是被喻为太空中‘针尖对麦芒’的波束对准 。 要在相距几千公里的两颗高速运动的卫星上实现对准 , 只能有千分之一度的误差 。 ”
“现在的激光通信终端跟一年前比 , 通过3D打印技术应用、光学设计优化等方式 , 重量功耗降低了三分之一 , 通信速率提升了10倍 。 ”李海昊表示 , 一年来 , 研制团队为了产品的性能提升 , 铆足了劲 。
创新是25所作为国防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制胜法宝 。 无论是在过去 , “创造了国内国防装备史上的多项第一” , 还是在未来 , 让更多航天技术服务国计民生 , 25所在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
“为打造航天领域国家科技战略力量 , 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 ”25所所长曹哲说:“包括打通需求—技术—产品的创新链条 ,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设立科技创新所长令奖励、推树科技创新典型模范 , 营造人人想创新的氛围等 。 通过将科技创新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融入区域经济布局 , 成立了多个院士联合实验室 , 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大创新领域开展了产学研深入合作 。 ”
据了解 , 当前25所正着力构建以微波探测、光电探测、先进通信为主驱动力的3个主力产业 , 以自主研发高端芯片、微波高密度集成、3D打印、相控阵天线测试服务等为辅助的N个支撑子产业 , 布局航天产业发展 , 把更多航天科技转化为服务国计民生的实际成果 。 (采访人员胡喆、蒋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