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 ,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会遇到或使用标点符号一些特殊用法,比如发送很多个句号“ 。。。 ”表示无语 , 又或是用浪纹线“~”表达欢快的语气 , 但有时却在聊天时不加标点符号……这些标点的使用和其书面用法大相径庭 。

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
文章图片

△符号叠用的聊天记录截图
还有一些标点符号本来无叠用的用法 , 在网络上也出现了叠用的情况 , 例如逗号和句号 。

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
文章图片

△符号叠用的聊天记录截图
标点符号为什么会异化?社交媒体上标点符号有何延伸和隐喻?我们一起来看看 。
社交媒体——标点符号异化的催化剂
【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传播学上一般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 语言符号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 包括口头语和文字 。 而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符号 , 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 。 《用法》对标点符号的定义是:“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 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 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 ”
从定义可以看出 , 标点符号能辅助文字表达 , 但本身并不能像汉字一样独立使用 , 有着十分明确的意义 。 标点符号依附于文字符号 , 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 而自从社交媒体兴起 , 标点符号异化的现象便已经出现了 。 因为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大部分时间是使用文字进行交流 , 因此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会影响我们的日常表达 。 如十几年前流行的“咆哮体” , 每句话后面接着一连串的“!” , 以此表达强烈的语气 。
千奇百怪的标点符号用法
根据前人的文献和在网络上收集相关例子 , 可以归纳出标点符号异化的四种形式:标点符号的省略、标点符号的过度叠用、标点符号的组合使用和标点符号的变体用法 。
标点符号的省略

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
文章图片

△符号省略的聊天记录截图
线上交流时我们常常不用标点符号或者是使用空格、表情符号代替两种情况 。 这种省略现象其实是由社交媒体的实时性和设计决定的 , 线上聊天时消息是一句一句发送 , 每一次发送的间隔构成了语气的停顿 , 因此大多数情况不加标点符号也不影响交流 。 如果我们每一句话都加上“ 。 ” , 过于严谨反而产生了一种距离感 。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 是不是感觉左边的朋友会有一些疏离感 , 瞬间脑补出冷漠的语气 。

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
文章图片

△符号使用的聊天记录截图
而空格和表情符号的使用可以表达句子的停顿 , 这是因为电脑和手机的键盘上空格总是在最下方 , 也是最容易触碰到的一个按键 , 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 因此空格替代了标点符号 , 而使用表情符号不仅可以表示停顿 , 还能表达自身情绪 。
标点符号的过度叠用
《用法》规定问号和叹号的叠用最多三个 。 而标点符号的过度叠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超出标准 , 三个“?”或“!”已经不足以表达网友汹涌澎湃的感情 , 所以聊天时我们经常看到一长串的标点 。

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
文章图片

△网络上一个被广泛用来形容疑惑的问号表情 , 图中人物篮球运动员尼克·杨也因这张图在中文互联网上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
第二种是不能叠用的标点符号也叠用了 , 这种情况以句号、逗号、浪纹线居多 。 句号叠用“ 。。。 ”一般表示无语和较为舒缓的语气 。 逗号叠用“ ,,, ”一般表示更为强烈的停顿 , 让人感受一种时间的长度 。 而浪纹线的叠用“~~~”表示一种亲切可爱的语气 , 让人联想到有声调的声音 。 卖萌技巧你学会了吗?

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
文章图片

△符号叠用的聊天记录截图
标点符号的组合使用
标点符号的组合使用指的是将不同的标点符号组合在一起使用 , 而《用法》指出:“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 ”比如辛苦背书的你在考前得知开卷:“这次期末居然是开卷考?!”对开卷考的惊讶和难以置信的语气一下子就脑补出来了 。
而聊天时出现了像是“!?”“?!!!”“???!!!”等变异形式以及其他一些不合规范的标点符号组合 , 如“ ,,,。。。 ”等 。 “???!!!”这种形式可以表示强烈的疑问和惊讶语气 , 而“ ,,,。。。 ”则可以表示语气的长时间停顿 , 表示说话者在思考或者是无语的状态 。
标点符号的变体用法
标点符号的变体指的是标准外的新用法 , 以连接号浪纹线为例 。 网络上的浪纹线的意义已经不是单纯表示连接某些成分 , 而是表示欢快绵长的语气以及起伏的升调 。 还有像半括号的使用也耐人寻味 。
许多小伙伴会常用诸如“(”这样的半括号来作为自己的言外之意 , 又或者是起到舒缓语气 。 半括号的弧度还会让人联想到表示难过的表情 , 代表着轻程度的沮丧语气 。
在下图这个例子中 , 第一个半括号是朋友间的玩笑话 , 括号内的说明代表并不是真的指对方是猪 。 而第二个半括号表达的是对复习熬夜的无奈 。 第三个则表达语句的结束 , 较为婉转的语气 。 由此可见 , 标点符号异化的种类多样 , 而且含义随语境而改变 。 作为一种辅助符号 , 它具有意义的模糊性也常使人费解 。

括号|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 周末谈
文章图片

△符号变体用法的聊天记录截图
异化之因——语言环境下的选择
那出现这种异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娱乐化的网络环境和社交媒体性质决定的 。 互联网作为许多人的“冲浪”圣地 , 大家在线上交流时用词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 举个例子 , 省略标点是为了追求打字的效率 。 因为在手机或者电脑上输入标点符号的不太方便 , 需要切换页面或者在键盘上使用组合键 。 于是 , 许多网友用空格代替 , 或者干脆懒得打标点了 。
网络环境下的沟通 , 限制了人们使用非语言符号进行表达 。 如果只是单一地使用文字进行沟通 , 很可能让屏幕另一端的人不知道讯息传播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 甚至会让人感到一种冷漠感 。
而标点符号本来就有可以表达语气的作用 , 异化的标点符号可以表达更加丰富多样的情感 , 弥补了网络交流中非语言符号不足的缺点 。 再加上当今的网络环境呈现了娱乐化的特点 , 现代人上网不必如此拘束 , 年轻人更是追求一种轻松愉快的上网体验 。 像是为了表达自己迷惑程度的强烈 , 屏幕上一连串问号显得生动有趣 。
其次 , 标点符号的异化是由于其本身能够在不同语境下被不断地诠释 。 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顺应论指出 ,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 , 最终选择的表达方式是为了顺应当时的语境、交流主体、个性和情绪等因素 。 标点符号作为一种视觉型符号 , 异化背后衍生出的意义与其形式有密切关系 。
比如浪纹线“~”正是由于其弯曲的形状让人联想到人说话时声调的起伏与连绵;使用多个“?”也是为了表达自身强烈的疑问语气 。 每一种异化的标点符号都是经过了我们的选择 , 为了顺应当时的语境而产生 。 在需要表示友善时 , 我们选择“~”而不是“—”表达自身语气的活泼;在感到非常震惊时我们会打出一系列“!” , 而不是一个“!” 。
最后 , 使用这些异化标点满足了当代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交际需求 , 起到塑造自身形象以及获得群体认同感的作用 。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 , 个人在群体中通过积极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己的自尊 , 而社会认同又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建立的 。
标点符号的异化在当今广泛而常见 , 而它异化后的语义也逐渐定性 , 年轻人使用异化的标点符号出于他们自身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 。 当身处群体之中的我们使用着同一套的话语体系时 , 就愈发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自己的群体 , 加强了自己的群体认同感 。
异化的标点符号能够满足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情绪的需求 , 让交流双方更能了解彼此在屏幕背后的情绪 。 同时 , 标点符号的异化也是对标点符号的一种发展 , 在社交媒体上使用时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和传达情感 。
虽然标点符号的异化能够满足人们表达的需求 , 但是如果信息接收者不了解其背后的内涵可能会造成误解 , 带来沟通上的不便 。 不同群体之间的思维习惯差异会导致他们对异化的标点符号解读不同 。 因此 , 交流时还是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 避免产生歧义 。
本文转自“羊村传播”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迪安
本文编辑:刘颖
投稿、合作邮箱:xjbcmyj@bjnews.com.cn
- 阅 读 推 荐 -
本周传媒圈发生了什么 | 传媒动态【3.21-3.27】
2021年 , 中国智能媒体发展呈现哪些新态势?
来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买买买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