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 将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一般来说 , 新基建主要包括7大领域 , 即 , 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 涉及众多产业链以及通信、交通、电力等众多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
本文以新基建的7大领域为关键词 , 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集了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包含这些关键词的政府报告、新闻媒体报道、企业参与和人民讨论的数量代表各地级市人们对新基建的关注度和需求度 , 以此来反映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对新基建的潜在需求 , 从而间接判断各地级市未来新基建和高质量的发展潜力 。
以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
整体上 , 长江经济带内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关注度占比为40.7% , 基本上是其它各个领域的4倍 , 其关注度远高于其他领域(图1) 。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主要运营于都市圈或城市群内 , 公交化的运营模式使其发挥出通勤作用 , 城市群之间要实现要素自由流动 , 城际铁路是不可或缺的 。
另外 , 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的产业链条较长 , 并涉及很多增值服务 , 大力推进其建设能拉动经济增长 。 与全球知名都市圈相比 , 长江经济带中都市圈的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例如 , 以铁路和地铁长度总和为轨道长度 , 东京都市圈人均轨道长度7991.3km,而上海都市圈人均轨道长度仅1942.3km(人口和轨道数据来自2010年相关年鉴和资料) 。 因此 , 该领域的建设受到较高的关注 。
相比之下 , 5G基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等六大领域之间的关注度差异较小 。
文章图片
2019年长江经济带新基建七大领域关注度占比
上中下游各有侧重 , 下游地区对7大领域关注度普遍较高
由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在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 上、中、下游城市在新基建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关注度也不相同 。 下游地区在新基建任一领域的关注度都远高于上中游地区 , 上游地区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关注度高于中游地区 , 中游地区在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关注度高于下游地区 。
文章图片
上海作为5G的典型代表城市 , 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 。 5G基建方面 , 尤以上海最为突出 , 在5G建设方面全国领先 。 这主要归因于政府的政策支持、重视5G技术人才引进与培育 , 并且培育以5G网络为基础的园区与应用平台 。 5G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上海新产业的发展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
武汉作为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城市 , 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性 。 2017年 ,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科创局副局长李晶就发布了光谷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 这也是全国首个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 此外 , 武汉市政府积极开展跨区域产学研合作 。 2020年7月16日 , 中科院15个人工智能教育系统项目签约落户武汉 , 总签约金额逾6亿元人民币 。 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武汉市产业的改造升级 , 有力带动了医疗设备领域、生物技术、物流领域及光电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 目前 , 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开始成形 , 已初步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 。
以新基建为抓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 一方面 ,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内生发展动力将发生改变;另一方面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 , 深度影响世界经济和全球产业的发展 。 在此背景下 , “新基建”将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 为此 , 笔者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1)下中上游协调发展 , 适当向中上游地区倾斜
新基建为长江经济带下中上游地区的协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部 , 地区之间的自然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 。 由于传统基建的投资区域重点多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 , 通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 , 长三角地区在铁路、公路、机场等领域已经占据较大基础优势 。 但新技术减弱了传统工业对于城市传统基础设施的依赖 ,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互联网的应用 , 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因其自然条件、用户需求等因素给其提供了新的机遇 。 根据媒体关注指数 , 未来对于下中上游地区 , 其投资重点应有所侧重 , 下游地区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中上游地区遵循“因城施策” , 重点推进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发展 。
(2)大中小城市各有侧重 , 发挥核心城市的联动作用
对于新基建的发展 , 大中小城市应各有侧重 , 政府尽快出台相应的新基建规划 。 截止到2021年1月 , 长江经济带内单独出台新基建规划的城市数量很少 , 且主要为省会城市 。 大城市拥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和人才科技资源 ,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等资金投入大、人才科技需求强烈的领域具有显著发展优势 。 对于中小城市来说 , “宜居”和“便民”是其未来的建设重点 , 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应成为发展重点 。
2020年12月12日 , 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能力发展指数(2020)》显示 , 协同能力弱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 , 成都和贵阳等中心城市周围的城市尤为明显 , 其主要原因在于中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存在较强的虹吸作用 , 且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 未来以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基建为契机 , 进一步推动都市圈或城市群内部间的互联互动 。
(3)注重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衔接性 , 创新运营管理模式
新基建是依靠数字化驱动的基础设施 , 其投资方式与传统基建存在明显差异 。 新基建投资具有风险性高等特征 , 且政府部门往往缺乏经验 , 很难对市场变化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及时的反应 。 因此 , 新基建发展应结合本地传统基建的优势 , 以稳步推进为前提 。 同时 , 以政府主导的传统投资模式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新基建 , 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为主体的作用 , 同时引入社会资本的参与 。 而在新基建推进过程中 , 政府主要是发挥规划政策引领的角色 。
(作者朱妮娜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后;胡森林、郝均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生;陈鹏鑫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硕士生 。 )
【议事厅|长三角议事厅|从舆论关注度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对新基建的需求】-------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 。 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 , 提供一线调研报告 , 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the|美监督机构:从煤电厂捕获二氧化碳的计划浪费了联邦资金
- Pro|价格相差1000块钱 买小米12还是小米12 Pro?很多人选错了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
- 趋势|[转]从“智能湖仓”升级看数据平台架构未来方向
- 刘思远|从1到100 这座“塔”不断创造中国航天奇迹
- 成功|从1到100 托举大国重器的“功勋塔架”
- 大叔|从治愈到共振,网易云音乐的刷屏套路升级了
- 大脑|从抗疫到治堵,AI成行业智能化“大底座”
- 画质|六款主流5G手机视频体验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