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芯片短缺或出售手机业务 转型智能汽车的远水难解华为的近渴


品玩|芯片短缺或出售手机业务 转型智能汽车的远水难解华为的近渴
文章图片
图1/3

1月25日 , 传言四起 。 先是有消息称华为将要出售手机业务 , 出售对象为某市国资委牵头成立的企业 , 并且谈判已经接近尾声 , 近日即将公布(相关消息) 。
紧接着路透社发表了一篇更详细的文章 , 文中称 , 华为正就出售高端智能手机品牌P和Mate系列与上海政府牵头的公司与财团进行谈判 , 并已经秘密进行了好几个月 。 同时文章提到 , 根据消息来源判断 , 华为还未对出售事宜作出最终决定 , 谈判可能不会成功 。
华为目前还是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厂商 , 同时也是全球第二的智能手机厂商 。 华为旗下的智能手机业务包括P和Mate系列两大旗舰品牌 , 还有nova、麦芒和畅享等中低端品牌 。 值得注意的是 , P和Mate系列的主要研发部门就位于上海 。
对此消息 , 华为向品玩回复道:“完全没有出售手机业务的计划 , 华为将坚持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 , 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产品体验和服务 。 ”
P50扑朔迷离
由于美国的实体清单制裁 , 华为至今都无法获得5G手机芯片 。 依赖于5G手机芯片的智能手机业务发展严重受阻 , 包括建立在智能手机基础上的华为消费者业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华为消费者业务以智能手机为主 , 而在2020年上半年 , 华为消费者业务的销售收入达到2558亿元人民币 , 超过了华为总营收4540亿元人民币的50% 。
在重重压力之下 , 2020年11月17日 , 华为宣布将荣耀品牌分拆出去 , 独立发展求生存 。 荣耀出售之后 , 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
2021年1月22日 , 离开华为5个月之后 , 新荣耀召开独立后首个公开发布会 , 并对外表示已经和所有供应商恢复合作 , 其中包括高通、美光、微软、英特尔、联发科等等 。 道阻且长 , 行则将至 , 这意味着脱离了华为的新荣耀 , 没有了原本华为受到的约束 , 慢慢找到了一条可继续前进的道路 。
回顾起荣耀出售的过程 , 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 有传闻在先 , 华为否认在后 , 不过还是以出售告终 。 华为P与Mate系列的命运究竟会如何 , 如今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
就在一周前 , 1月21日 , 据腾讯深网报道 , 华为内部人士称 , 华为还会发布P50、Mate50等后续机型 , 华为预留了相当一部分芯片给后续机型 。 但该人士也提到 , 华为对手机业务的策略基本上是 , 用有限的芯片无限延长手机业务的生命周期 。
换句话说 , 虽然预留了一部分芯片 , 但数量并不多 。
此前在制裁影响下 , 华为P40系列仅用了15天时间 , 销量轻松突破百万 。 2020年9月15日后 , 华为不再有新的芯片入库 ,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智能手机的生产 。
即使此后还要继续推出P50系列 , 那么也不能再重续上一代的成绩 。 在Mate40系列发布会当中 ,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曾公开表示 , Mate40系列上的麒麟9000可能是最后一代麒麟高端芯片 。 对于未来扑朔迷离的P50系列来说 , 稳妥的做法是用更多的4G版本搭配更少的5G版本 。
依照该内部人士的说法 , 华为智能手机业务的生命力期望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 华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或将失去优势 。 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的最新数据显示 , 2020年Q3季度当中 , 华为以14.7%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二位 , 第一名为三星 , 第三四五名分别为小米、苹果和vivo 。

品玩|芯片短缺或出售手机业务 转型智能汽车的远水难解华为的近渴
文章图片
图2/3

自2020年9月15日之后 , 一边是华为降低了智能手机产品更新的频率 , 其它厂商按部就班地推出多款新机 , 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华为空出的份额;另一边则是华为努力拓展其它业务 , 包括PC和平板、健康领域、智能家居等领域 。
远水难解近渴
华为所面临的芯片制约问题 , 涉及到整个中国的半导体产业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华为今天遇到的困难 , 不是依托全球化平台在战略方向上压上重兵产生突破 , 而是设计先进芯片 。 ”
技术自主和去美化早已被华为提上了日程 。 有消息称 , 从2020年年中开始 , 华为就已经开始对相应的产品进行重新设计 , 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核心元器件去美化 。 同时 , 华为启动了“南泥湾项目” , 意在规避应用美国技术来制造终端产品 。
另一边华为还在加大对产业链的投资 。 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成立于2019年 , 经营项目为创业投资业务 , 主要投资国内的半导体产业 。 截至2020年年底 , 华为哈勃投资已经完成了21家半导体企业的投资 , 包括九同方微电子、鑫耀半导体和思瑞浦等公司 , 覆盖半导体设备、材料和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 , 电子设计自动化)设计等产业链重点企业 。
华为有意在帮扶国产半导体企业的发展 , 但这样的投资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效果 。 远水止不了近渴 , 华为手机业务当前所面临的状况并不乐观 。
2019年华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 并在一年之后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规划到消费者业务当中 , 相当于提升了智能汽车业务的内部级别 。 但任正非多次公开表示 , 华为不造整车 , 而是聚焦ICT技术 , 帮助车企造好车 , 造好车 , 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 值得一提的是 , 有媒体注意到 , 在任正非签发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调整的内部EMT文件末尾 , 写道“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 , 有效期为3年” 。
但有消息人士向品玩表示 , 华为内部的一些研发人员已经向汽车领域转型 , 同时他强调目前华为的智能汽车业务并不赚钱 。
截至2020年10月31日 , 华为智慧车载解决方案HiCar已经与150多款车合作 , 预计2021年预装超过500万台车 。 目前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华为车载智慧屏已经上市 。 尽管进度缓慢 , 但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正在缓慢地推进 。 在这个过程当中 , 华为将与多家车企进行深度合作 , 有机会累积到大量的造车经验 。

品玩|芯片短缺或出售手机业务 转型智能汽车的远水难解华为的近渴
文章图片
图3/3

【品玩|芯片短缺或出售手机业务 转型智能汽车的远水难解华为的近渴】智能汽车毫无疑问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 , 前有新造车势力 , 后有传统车厂转型 , 这块大蛋糕每个人都有机会分得一口 。 作为新成立的BU , 智能汽车业务在显然很难在极短时间为华为供血 , 但如果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转变方向 , 或许就会是另一个故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