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电独家
作者|杨余
如今 , 航拍在纪录片等影像作品中已经从“奢侈品”成为“家常菜” , 这其中既有飞行器飞控系统不断升级的助力 , 亦受惠于专业相机体积的不断缩小 。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 , 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 , 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 , 结果超乎你想象……”
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开场白 , 踩着画面的节奏大开大合 , 令人心驰神往 。 由此 , 航拍技术开始进入国内观众的视野 。
近几年 , 航拍影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一方面是以载人直升机航拍为核心 , 全面呈现大范围地理概况、自然风光、城市建设、大型人文活动等的纪录片和专题宣传片逐渐增多 , 如《航拍中国》《还看今朝》《鸟瞰中国》;
另一方面是无人机航拍凭借灵活性 , 以及可以设计一镜到底、大范围航拍延时等个性化镜头的特性 , 在需要提供大范围、高角度影像时的应用率也越来越高 。
▍载人直升机航拍
航拍影像的特殊优势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为观众提供了“上帝视角” , 脱离了固有的地面视角 , 增加了视觉维度 , 从感官上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刺激感 , 可以让熟悉的地方因视角变化而变得新鲜;
二是航拍是一种比地面拍摄设备更为自由的拍摄方式 , 可以带领观众去到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 领略大美河山 。
对载人直升机航拍来说 , 决定其拍摄质量的有陀螺仪、直升机、动态影像记录设备、航拍摄影师、机上导演等技术人员和天气气候条件等几大关键要素 。
陀螺仪在其中至关重要 。 如果说摄影机是摄影师手中的“枪” , 那陀螺仪就是枪上的“瞄准器” , 犹如地面摄影师使用的三脚架 , 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振动问题 , 尤其是在直升机运转的高频振动、低频晃动中 , 仍然保持画面的平稳流畅 。
浙江横店锐智九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横店锐智九州”)是国内领先的整体航拍服务公司 , 作为《航拍中国》前三季的主要航拍团队之一 , 他们从第一季开始使用SOTEOVER F1六轴光纤陀螺仪 。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陀螺仪摄影稳定平台 , 主要优势不仅在于其内三轴外三轴的设计给航拍带来超乎寻常的稳定效果 , 可以防止直升机高频震动、飞行位移等对摄影机带来的抖动影响 , 更加在于这个稳定平台可以更换几十款主流大型电影级摄影机和不同焦段的变焦镜头 , 摄影师只需要通过键盘在机舱内就可以实现360°无死角的航拍操作 , 其稳定效果甚至比地面架设三脚架还要出色 。
“它是由好莱坞航拍专家和摄影师改造了一款美国军用级高精度陀螺仪 , 将其应用于电影航拍 。 我们看过的好莱坞大片 , 98%以上的航拍画面均由这款陀螺仪拍摄 。 ”横店锐智九州创始人王连明向「广电独家」介绍 , 有了这款硬核装备 , 航拍摄影师就可以在空中玩转长焦压缩 , 而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可以说 , 因为陀螺仪摄影稳定平台的出现 , 航拍影像开启了新的时代 。 ”
浙江横店锐智九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连明
2013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全美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NAB Show)上看到这款航拍陀螺仪的时候 , 它还仅仅只是一张图纸 , 王连明就被它的设计理念和预期功能所吸引 , 迅即下订单预定了一台 。 直到2014年秋天 , 这款全球最顶级的专业航拍陀螺仪摄影平台才进入中国 , 交付使用 。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当国内第一部纯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开始筹备 , 横店锐智九州便顺理成章参与其中 , 成为主要航拍团队之一 。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 , 陀螺仪稳定平台的技术革新稳步推进 , 主要的变化是适时更新具备更高影像品质的摄影机和镜头 ,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RED、ARRI等大型数字摄影机、胶片摄影机以及各式专业镜头均可搭载 , 航拍影像的画质也从高清逐步提升到6K甚至8K 。
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 , 极大地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 , 它的迭代更新不断推动航拍技术的快速发展 , 也促进了航拍影像的不断前行 。 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 , 以及航程和载重等共同影响着航拍质量 。
飞行高度决定了影像的高度 , 从《航拍中国》第一季到第三季 , 横店锐智九州的载人机航拍团队使用的直升机的机型也在不断更新升级 。
2016年拍摄第一季时 , 该团队主要使用的是AS350 B3直升机 。 它是欧洲直升机公司所产的系列机型 , 因其灵巧的外观、高机动性的特点 , 被称为“小松鼠” 。
在新疆篇中 , 凭借其出类拔萃的高原性能 , “小松鼠”爬升到海拔6000米处 , 拍摄到了“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的全貌 。 当时机上载荷4人 , 外载荷60公斤陀螺仪加上摄影机的条件下 , 连续作业了50分钟 。
空客H130是欧洲直升机公司在AS350 B3“松鼠”基础上派生而来的新型直升机 , 空间更大 , 外型更宽 , 所以在国内被称为“胖松鼠” 。
它的主要优势就是座舱视野更为宽阔 , 有利于摄影师捕捉镜头 。 它在《航拍中国》第二季四川篇拍摄四姑娘山时运载6人 , 除了机长、摄影师之外 , 还另外负载了4名爬山队员 , 把他们投放在海拔6250米的幺妹峰后协助拍摄 。
如果把“小松鼠”AS350b3、“胖松鼠”H130比作硬派越野皮卡车 , 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 那么贝尔407就是舒适型商务车 , 更加平稳舒适 。
贝尔407装载了4片桨叶旋翼、2片尾桨和减速器系统 , 空间不拥挤 , 改善了乘坐舒适性 , 机身两侧舷窗安装了特殊玻璃 , 增加了舱内采光 , 扩大了机上人员的视野 。 航拍团队在第三季天津篇中使用了贝尔407GX机型 , 沿海河低空飞行 , 越过天津之眼 , 快速爬升抵达800米的高度俯瞰天津全貌 , 整个飞行过程平稳而灵巧 。
“未来想要拍珠峰 , 那就需要飞行高度更高的飞行器 , 比如我们最近正在测试的固定翼L39 。 ”王连明表示 , 超高空高速航拍解决方案拟采用捷克L39教练机搭载加强型六轴光纤陀螺仪 , 将用于海拔4000米以上超高空航拍 , 摄影师的视场范围会更大 , 影像品质可以达到4K、6K、8K超高清影像 , 并升格至1000帧/秒 。
飞行器的速度会影响画面本身的运动速度 , 给观众带来的“飞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 高度越高参照物越少 , 飞行速度不够的话 , 相对运动比较慢 , 会感觉画面像静止的一样 。 航程主要是指拍摄效率 , 普通直升机一个起落架次可以飞行3个小时左右 , 而无人机的一个架次只有十几二十分钟 , 两者的拍摄效率不一样 。
天气是最不可控的影响因素 。 天地之间就是航拍的摄影棚 , “老天爷”就是灯光师 , 完全决定了航拍的光线效果 。 除了拍摄特殊的气象景观 , 每天只有日出日落前后的一两个小时是最佳的航拍时间 。 于是摄制组“连续等待20天只为拍摄一个画面”或“连续一周每天拍摄每天转场只为赶好天气”都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 。
比如《航拍中国》第三季中云南梅里雪山 , 湖南张家界、小东江 , 吉林长白山 , 安徽黄山等 , 都需要拍摄大量云海和特殊时刻的内容 。 云雾过大 , 飞机不能起飞 , 云雾过小 , 无法达到好的效果 , 即便云雾刚刚好 , 还要保证天气未来的一两个小时持续稳定 , 风力均匀 , 空域放行、直升机设备、拍摄设备等全部因素都不出错 , 才能拍到想要的画面 。 好在等待最终都得到了比较圆满的结果 。
值得一提的是 , 国内载人直升机航拍尚在起步阶段 , 技术人员、摄影集、陀螺仪、直升机之间还达不到高效配合 , 尤其是缺少飞行技术好且理解摄影的专业飞行员 , 多方需要慢慢培养默契 。
据悉 , 2007年开始 , 横店锐智九州开始进入航拍领域 , “飞遍全中国”成为其一大愿景 。
尤其是2015年以来 , 公司又引进了多套SOTEOVER F1六轴光纤陀螺仪 , 以及G1等适用于不同移动平台的摄影稳定平台 , 并陆续开发出国际领先的球幕飞行影院航拍系统、高空高速航拍系统、户外越野车载稳定拍摄系统、水面船载稳定拍摄系统 , 提供水陆空全方位一体化影像稳定拍摄解决方案 , 已经参与拍摄了《飞阅齐鲁》《鸟瞰新重庆》《长城——中国的故事》等纯航拍纪录片 , 《红海行动》《飞驰人生》等电影的航拍画面 , 以及《飞越韩国》《飞跃中国》等特种航拍定制影片 。
▍无人机航拍
在多旋翼飞行器也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无人机出现之前 , 航拍基本上是以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为主 。 在多旋翼飞行器出现后 , 无人机航拍技术得以快速普及 。
无人机航拍的优点主要在于:其一 , 购置使用成本与载人直升机相比较低 , 其二 , 使用便捷 , 特别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穿行 , 对拍摄主体干扰小 。
对无人机航拍来说 , 无人机航拍大部分搭载的影像记录设备 , 多为无人机厂商自行开发或OEM的小型影像记录设备 , 通常与云台做成一体 , 一部分无人机可搭载第三方的记录设备 , 常见的有GH4、5D系列等 , 少部分载重量较大的无人机可搭载数字摄影机 , 如RED系列、ALEXA Mini等 。
必须指出的是 , 虽然无人机自身研发的影像记录设备的分辨率、宽容度、记录格式等指标均已很高 , 但码流与RED、ARRI等数字电影机还是无法相比 。
不难看出 , 无人机航拍和载人直升机航拍在面对不同拍摄领域、不同的拍摄任务时 , 均拥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 如果运用得当 , 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
随着未来各种复杂拍摄任务的大量出现 , 两种航拍方式的相容互补会更加成熟、越发完美 。 因为不同的飞行器本身视觉效果迥异 , 而对飞行时间和运动路径的不同把握 , 会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观感 。
和一般航拍类纪录片不同 , 《航拍中国》结合长短镜头、高低空视角 , 大风景小细节无缝对接 , 不同飞行器的组合运用不断增多 。
比如 , 《航拍中国》第三季中就动用了载人直升机、大型无人机、微型穿梭机、氦气球等多种飞行器 , 但主要还是以前两者为主 , 共动用载人直升机18架 , 飞行近400架次 , 使用无人机118架 , 飞行总里程超过25万公里 。
拍摄中 , 载人直升机和无人机取长补短 , 各显其能 。
据悉 , 继引进全亚洲第一台SHOTOVER F1摄影稳定平台以来 , 横店锐智九州又率先升级自身航拍技术标准 , 引进全亚洲第一台无人机航拍系统SHOTOVER U1 。
它是全球首款可搭载多种主流电影摄影机的无人机 , 30公斤的最大起飞重量加上30分钟的满载续航时间给予拍摄以充足的施展空间 , 专业化的反向同轴双旋翼设计成为一大亮点 。
同时 , 它挂载的三轴稳定云台自重就达到4公斤 , 而其内置的多种传感器、处理器和闭环控制系统能充分保证对云台稳定性的控制和对摄影机的操控 。 用SHOTOVER U1搭配G1陀螺仪稳定云台 , 相当于迷你版F1 , 支持更换8种摄影机 , 9种镜头的组合 , 全方位满足摄影师的拍摄需求 。
在《航拍中国》第三季湖南篇中 , 有一个小段落讲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古丈红石林 。 红石林目前是奥陶纪形成的红色碳酸岩石林景区 , 属于特殊少见的红色喀斯特地貌 。
本文图片
预期中30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喀斯特地貌拍摄出来 , 可能会像美国科罗拉多红色峡谷一样震撼人心 , 但当横店锐智九州的无人机航拍团队抵达拍摄现场时才发现 , 这片红色岩石已经被当地人作了绿化 , 植被覆盖了大部分裸露的地表 , 仅留下很小的一片作为旅游观光开发 。
如果不是因为启用了U1航拍无人机摄影系统搭配G1陀螺仪稳定云台 , 观众只能从空中看到被翠绿的植被包围着的这小小一片红石林 。 同样的例子在纪录片《航拍中国》中不胜枚举 。
如今 , 航拍在纪录片等影像作品中已经从“奢侈品”成为“家常菜” , 这其中既有飞行器飞控系统不断升级的助力 , 亦受惠于专业相机体积的不断缩小 。
《航拍中国》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空中俯瞰拍摄角度 , 全景式呈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 , 也为国产纪录片的航拍实践树立起了技术上的标杆 。
【航拍中国|“脚不沾地”的《航拍中国》是如何拍出来的?】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