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2021-01-19 07:50
身边的天文学
今年年初 ,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时间频率组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表示 , 从2020年的年中以来 , 地球的自转速率呈加快的趋势 。 我们知道 , 地球自转会逐渐变慢 , 怎么突然变快了呢?难道说地球也想让2020年快点过去 , 早些进入2021年?
潮汐使地球自转变慢
地球为什么会有自转?在太阳系形成之初 , 新生的太阳周围围绕着旋转的气体和尘埃盘 。 尘埃微粒最开始因摩擦起电而聚集成团 , 后来又在引力作用下 , 通过碰撞吸积而增大 , 这个碰撞的过程 , 使行星产生了自转 。 对珊瑚化石生长线的研究表明 , 在远古地质年代 , 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更快 。 3.2亿—4亿年前的泥盆纪 , 当时的1年差不多是400天;6500万年前 , 1年约为376天 。 并没有证据表明年长(和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关)会发生大的变化 , 因此天数的减少表明在遥远的过去 , 地球自转得更快 。 此外 , 日长由寒武纪时的不足21小时 , 逐渐增加到了现在的24小时 。
导致地球自转变慢的因素是潮汐 , 它是由于月亮、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造成的 。 月亮引发的潮汐要比太阳显著得多 。 古人很早就发现 , 第二天涨潮的时间比前一天平均要推迟大约50分钟 , 这正是每天月亮升起推迟的时间 。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曾指出:“涛之起也 , 随月盛衰 , 大小满损不齐同 。 ”
潮汐传播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 它会引起海水和浅海海底摩擦 , 也引发地球内部固体物质的内摩擦 。 摩擦产生热量并散发出去 , 消耗了地球自转的动能 , 就像给地球踩了“刹车”一样 , 使得自转逐渐减慢 。 日长每过100年大约增长0.00164秒 , 而且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 由于地月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 在地球自转变慢的同时 , 地月距离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率递增 。
什么使地球自转变快
除了极长时间尺度上的变慢趋势以外 , 在19世纪20年代 , 人们发现地球自转还存在短期的不规则变化 , 时快时慢 , 一年当中日长的变化幅度可以达到2毫秒 。 这种变化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 , 可能来自地幔与地核之间的角动量交换或海平面变化等因素 , 以及由太阳风力矩或与地磁场耦合等因素引起 。
按照角动量守恒定律 , 地球的自转角动量基本上是不变的 。 所以如果地球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 , 就可能改变它的自转速率 。 以花样滑冰来做类比:当冰面上张开手臂旋转着的运动员把手臂缩回时 , 她的旋转速度会加快 。 地球也一样 , 当物质向更中心聚集时 , 自转就会变快 。 例如地震通常会使得大量物质沉积到地下更深处 , 2011年日本沿海发生9级地震 , 使日本本州岛向东移动了大约2.4米 , 并使得日长缩短了1.8微秒 。
从2020年的年中开始 , 地球自转正在加快 , 一天的时长经常短于86400秒 。 2020年7月19日这天短了1.4602毫秒——这是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 。 地球可能正在经历时间跨度为几年到几十年的不规则变化 , 这些变化或许是地表质量分布的变化引起的 。 以冰川和冰盖的融化为例 ,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单体冰块 , 含有约3000万立方千米的冰 , 重量大约3万万亿吨 , 海拔大约在2400米—2700米 。 当冰盖融化进入海洋时 , 地球的质量就进行了重新分配 , 物质相比于之前更靠近中心 , 地球自转就会变快一点儿 。 当然 , 这个影响是非常微弱的 , 不会改变自转长期变慢的趋势 。
会不会引发负闰秒
日常生活中 , 我们手机、手表等使用的时间 , 叫做“协调世界时”(UTC) 。 它的秒长来源于原子时 , 指位于海平面上的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中跃迁振荡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为1秒 。 原子时由原子钟产生 , 是目前为止最均匀的计时系统 。 现在的锶原子光晶格钟 , 稳定度已达10-18的量级 , 相当于160亿年不差一秒!
尽管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天文时间(也就是世界时)不如原子时均匀 , 但我们在导航定位、天文测量和深空探测等各个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 , 还是离不开天文时间 。 所以天文台在用原子钟保持原子时的同时 , 还在不断地通过天文观测确定世界时 。 当它们的时差预测值超过0.9秒时 , 就在国际原子时中插入1个闰秒 , 以使二者一致 。 这个时间系统就是协调世界时 。 可以这么理解 , 我们的钟表时间 , 在宏观上是天文时 , 在微观上是原子时 。 秒针以原子时的频率跳动 , 却必须时刻不离天文时左右 。 这样协调的意义在于 , 两种时间的差距始终不会超过1秒 , 可以使人们的作息与自然节律步调一致 。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窦忠研究员的统计 , 从1958年1月1日以来 , 协调世界时相对于国际原子时慢了37秒 。 从1972年协调世界时诞生以来 , 一共实施了27次闰秒 , 而且都是“正闰秒”——增加1秒 。 也就是说 , 近50年间 , 地球自转速率一直在减慢 。
这次地球自转变快会不会导致史上第一次“负闰秒”?还要看这个过程会不会持续 。 尽管从2020年年中开始 , 地球自转比此前略快了一些 , 而且变快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比以往都更大 , 但截至2020年12月6日 , 协调世界时仍然比原子时慢了大约200毫秒 。 而“负闰秒”要求它比原子时快将近900毫秒时才可能实施 , 可见现在下结论还言之过早 。 2021年1月7日 ,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发布第61期C公报 , 称在2021年6月底不会产生“闰秒” 。 未来究竟会不会发生负闰秒呢?我们拭目以待 。
【时间|地球自转变快 我们要“加速”过新年了?】(作者系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Microsoft|微软推Viva Insights插件 定时邮件可根据时区推荐发送时间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认识论|管理好时间,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