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陶师祖庙在哪?石湾陶师祖庙景点介绍

【石湾陶师祖庙在哪?石湾陶师祖庙景点介绍】石湾陶师祖庙是广东佛山禅城区的景点,它是中国文化遗产 。
石湾陶师祖庙在哪?石湾陶师祖庙景点介绍
石湾陶师祖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石湾镇街道辖区的水巷,是石湾“四大古迹”之一(另外三处是丰宁寺、莲峰书院、高庙),始建于宋末元初(约1273年),面积约30平方米 。明嘉靖七年(1528年),由陶业各行会捐资扩建,并迁址至石湾乡(明代时石湾镇称为石湾乡)之莲子岗东麓(今佛山化工机械厂),其南侧为“莲峰书院”和“丰宁寺”(均尚存) 。陶师祖庙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同治九年(1870年)、光绪年间(1875~1908)、1926年重修、扩建,规模不断扩大 。1926年最后一次大修缮,工程最大 。得到石湾老中医罗积廷、澜石黎涌乡侨商简照南、佛山莲华行车公司的大力资助 。重修后的陶师祖庙除翻修庙宇外,还扩充了花园和陶业商铺,建有六角亭一座,1930年后庙宇一带曾拓展为陶工娱乐场 。清道光版《南海县志》卷十二记载:“陶师庙大门有竖式匾额,书写《陶师祖庙》四个大字,此为庙之正式名字,而陶师庙是民间的俗称 。”
陶师祖庙于当时已是岭南道教的圣地,实为制陶业总行会所在地,它融陶文化与道教文化于一体 。民初时期,陶师祖庙宏伟壮丽,气势不凡,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建筑群面宽50米,纵深70米 。庙前为花岗石池塘,庙内为砖木结构,上盖绿色琉璃瓦,建筑为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砖木石结构 。主体建筑为三进,由沿东北—西南纵轴线依次排列并渐次升高的山门、前殿和虞帝殿组成,属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 。东西两侧的斋廊,每边可供500人同时就餐 。整座建筑向前凸出约5米,门前呈“凹”字状,共设门口五处,正门前有大石狮一对 。庙中照壁及大量装饰壁画,皆为石湾各行会精心杰作,其中的《魏仇伏貘》乃名师黄炳(1815~1894)所制,最负盛名 。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佛山,石湾同遭沦陷,“陶师祖庙”也随之被毁 。门前一对石狮被弃于废圩中,现是陶师祖庙唯一的遗物 。1957年,石狮被搬到石湾镇工人文化宫内,20世纪70年代石湾公园建成后,这一对石狮又移到公园门前 。虽然陶师祖庙被毁多年,但是一对石狮尚存,显得十分珍贵,因此,石湾镇决定在重建“陶师祖庙”落成后,把石狮摆放在新庙门前 。
石湾制陶奉祀虞舜为祖师 。虞舜是黄帝的八代孙,中国古代明君,因舜帝曾陶于河滨,被尊为陶业祖师 。石湾陶帅庙奉祀的行业神就是虞舜 。自明代开始,石湾定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六日和八月二十二日为祖师诞,举行盛大的拜祭陶师活动,俗称“春秋二祭” 。拜祭活动日在庙内之两边斋廊上举行斋戒会餐,每侧斋廊设六人一桌,两斋廊可同时容纳千人就餐 。在非祭祀活动的时间,庙内大多的场地被划为铺位出售陶制品,陶师祖庙广场几成热闹的商业区 。紧邻的莲峰书院门前至莲子冈脚早已形成的圩市,依次为文化用品、鱼肉杂货、蔬菜瓜果三部分,每日从天亮开市至午后收市,逢农历一、五为圩期,更为兴旺,故有“莲峰昼市”之称 。
2005年,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决定重建陶师祖庙,并选址在石湾公园内,与南风古灶成为近邻 。此次重建为历史上规模最大,坐北朝南三进两廊建筑群,山墙镬耳结构,三进,分别为山门、慈母殿、虞帝殿 。殿内供奉三大历史人物:陶师——虞舜帝,像高2.88米;商圣—陶朱公(范蠡),像高1.98米;陶神——宁封子,像高1.98米 。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偏殿,分别是斋堂、茶座、艺术珍品陈列室等功能室 。重建的三进殿堂上的瓦脊公仔均独具特色,首进山门殿之瓦脊公仔主题为“群仙贺寿”,作品长约23米,瓦脊上,众仙形态飘逸,神态栩栩如生;二进慈母殿上的瓦脊公仔群雕,以“汉高祖称帝”为主题,其中包括了斩蛇起义、张良进履、萧何月下追韩信、鸿门宴、韩信点兵、暗渡陈仓、夺彭城、戏英布、战荥阳、智下三秦、垓下之战等11组传说故事,全长23.2米,高1.38米,共塑人物188个和108处 。亭台楼阁交织错落,各种造型的动物、花鸟及瓜果巧妙穿插其中;第三进是虞帝大殿,殿顶上的瓦脊公仔群雕,主题为“舜帝南巡”,从《二十四孝》的舜帝考感动天故事开始,到舜帝教民农耕、养蚕、捕鱼、制陶,还有著名的尧帝禅让、大禹治水、娥皇女英泪洒湘妃竹等 。全长23米,场面丰富,人物表情生动自然,堪称精品 。山门前设有陶师庙广场,整座庙宇建筑占地40亩,其中广场占地20亩,可容纳万人 。重建工程于2006年2月28日动工,2006年12月27日竣工,并同时举行开光仪式,随即向市民开放 。之后有关陶业之纪念活动均在此举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