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定喘汤证
【渊源】
【湖现】风
《摄生众妙方》 。
【病机】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
【汤证脉症】
主症:哮喘咳嗽 。
副症:痰稠而黄,痰多气急,微恶风寒 。
舌脉:舌苔黄腻,脉滑数 。
【汤证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
2.副症加典型舌脉 。
【定喘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3.患者常素有痰热、哮喘宿根,每因外感风寒诱发 。
【禁忌】哮喘日久、肺肾阴虚者禁用 。
【汤证辨凝】
1.小青龙汤证:源于《伤寒论》 。小青龙汤与定喘汤均能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浊的哮喘 。小青龙汤证是内有寒饮,外感引动发为哮喘,临床以哮喘及发热恶寒、无汗、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见症为特点;定喘汤证则是素有痰热,外感风寒引发哮喘,以哮喘及痰稠色黄、舌苔黄腻为特点 。两汤证寒热区别明显,理应注意 。
2.麻杏石甘汤证:源于《伤寒论》 。本汤证也可见外邪未解、内热壅肺的哮喘病症,与定喘汤证有相似之处,咳嗽气急、喘促鼻煽、喉间哮鸣是两汤证的共有特点 。但本汤证之内热,以无形之热为主,痰涎不盛,舌苔虽黄但不腻;定喘汤证则以痰热壅肺为主,痰多色黄粘稠,舌苔黄腻 。
3.苏子降气汤证: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汤证虽也可见痰盛喘促,但与定喘汤证区别明显 。本汤证因阳虚于下,痰涎壅肺而喘;定喘汤证则因外感风寒,痰热壅肺而喘 。二者易于分辨 。
【临床运用】
1.本方主治外感风寒、痰热内蕴的哮喘,以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 。若无表证者,麻黄可减量应用;痰稠难出者,可酌加瓜蒌、胆南星以加强清热化痰之力;肺热重者,可酌加石膏、鱼腥草以泄肺热 。
2.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属痰热蕴肺、风寒外袭者,可加减使用本方治疗 。有研究证明定喘汤能阻断支气管哮喘患者IgE与肥大细胞的嗜酸性粒细胞结合,阻止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从而抑制哮喘发作 。
【汤方组成】白果(去壳,砸碎炒黄)二十一枚,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一钱五分,桑白皮三钱,黄芩一钱五分,半夏三钱 。
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