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丸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组成]
水蛭熬 , 虻虫去翅足 , 熬 , 各二十个(5克) , 桃仁去皮尖 , 二十五个(5克) , 大黄酒洗 , 三两(9克)[服用方法]
【抵当丸经典医案、方论】上四味 , 捣 , 分为四丸 , 以水一升 , 煮一丸 , 取七合服之 。碎时当下血 , 若不下 , 更服 。
[治则方解]
病机:表邪循经入府 , 热与血结下焦 。
治则:攻下瘀血 , 峻药缓攻 。
方义:方中水蛭破血逐瘀 , 利水;虻虫破血逐瘀通经 , 二药相伍 , 善于治疗瘀血内阻血结证 , 桃仁逐瘀破血 , 大黄泻热祛瘀 , 利血脉 。本方组成及功效与抵当汤同 , 改汤为丸 , 剂量较小 , 且煮丸服用 , 不去滓 , 药汁与药渣同时服下 , 取峻药缓攻之义 。
[辨证要点]
抵当丸主下焦瘀血缓证 , 其所治病机瘀血重于邪热 。抵当丸不是蜜丸 , 而是水丸 , 药量只有抵当汤四分之一 , 且连渣吞服 , 效力较汤为持久 , 适用于瘀血病势较缓者 。抵当汤与抵当丸同可治疗蓄血证 , 抵当汤剂量较抵当丸为重 , 且其剂量也有变化 。
[仲景方论]
《伤寒论》第126条:伤寒有热 , 少腹满 , 应小便不利 , 今反利者 , 为有血也 , 当下之 , 不可余药 , 宜抵当丸 。
[注家方论]
1.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名虽丸也 , 犹煮汤焉 。夫汤 , 荡也;丸 , 缓也 。变汤为丸而犹不离乎汤 , 其取欲缓不缓 , 不荡而荡之意软?
2.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此条证治 , 与前条大同 , 而变汤为丸 , 未详何谓 , 尝考其制 , 抵当丸中水蛭、虻虫 , 减汤方三分之一 , 而所服之数 , 又居汤方十分之六 , 是缓急之分 , 不特在汤丸之故矣 。此其人必有不可不攻 , 而又有不可峻攻之势 , 如身不发黄 , 或脉不沉结之类 。
3.张锡驹《伤寒直解》:余者 , 多也 , 以三分余之汤药而分为四丸 , 是丸少于汤也 , 故曰不可余药 , 言其少也 。
4.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师又立抵当丸法者 , 著眼在有热二字 , 以热瘀于里而仍蒸手外 , 小腹又满 , 小便应不利而反自利 , 其证较重 , 而治之不可急邊 , 故变汤为丸 , 以和洽其气味 , 令其缓达病所 。曰不可余药者 , 谓连泽服下 , 不可留余 , 庶少许胜多许 , 俟醉时下血 , 病去而正亦无伤也 。
5.熊曼琪《伤寒学》:抵当丸的药物组成与抵挡汤完全相同 , 但减少了水蛭、虻虫的用量 , 加重了桃仁的用量 , 并且将汤剂改成丸剂 , 使其攻逐瘀血的作用比抵挡汤缓和 , 为逐瘀泻热的和缓之剂 。
[名医验案]
1.许叔微医案
治一入 , 病伤寒七八日 , 脉微而沉 , 身黄 , 发狂 , 小腹胀满 , 脐下冷 , 小便利 。许投以抵当丸 , 下黑血数升 , 狂止 , 得汗解 。水蛭1.5克(熬令人水不转色)、炙虻虫1.5克、大黄9克、桃仁9克 。共为末 , 白蜜炼为丸 , 每服3克 , 开水下 。
2.陈葆厚医案
常熟鹿苑钱钦伯之妻 , 经停九月 , 腹中有块攻痛 , 自知非孕 。医予三棱、莪术多剂 , 未应 。当延陈葆厚先生诊 。先生曰:三棱、莪术仅能治血结之初起者 , 及其已结 , 则力不胜矣 。吾有药能治之 。顾药有反响 , 受者幸勿骂我也 。主人诺 。当予抵当丸三钱 , 开水送下 。入夜 , 病者在床上反复爬行 , 腹痛不堪 , 果大骂医者不已 。天将且 , 随大便 , 下污物甚多 。其色黄白红夹杂不一 , 痛乃大除 。次日复诊 , 陈先生诘曰:昨夜骂我否?主人不能隐 , 具以情告 。乃予加味四物汤 , 调理而瘥 。
曹颖甫曰:痰饮证之有十枣汤 , 蓄血证之有抵当汤丸 , 皆能斩关夺隘 , 起死回生 。近时岐黄家往往畏其猛峻 , 而不敢用 , 即偶有用之者 , 亦必力为阻止 , 不知其是何居心也 。3.刘雨农医案于某某 , 男 , 45岁 , 农民 。因兼患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 平时呼吸很困难 , 听诊有显著笛音 , 脾肿过脐线 。另一例 , 蒋某某 , 女 , 29岁 , 家庭妇女 , 因兼患有肺结核病 , 在异烟肼治疗期间 , 肺尖部有啰音 , 心率频数 , 脾肿肋下4指 。由于大便孵化都找到毛蚴 , 因之他们追切要求治疗 。当时试用抵当丸分别给子10~12克 , 每日上下午饭前一小时分二次用温水吞服 , 共服18~28天 。在服药期间 , 并无下血、便泄及任何反应 , 反觉食欲渐趋旺盛 , 经过20天 , 不仅脾肿缩小 , 而且大便孵化均呈阴性 , 嗣后他们都已恢复劳力 , 参加劳动 。
[长沙方歌]
卅五桃仁三两黄 , 虻虫水蛭廿枚详 , 
捣丸四个煎宜一 , 有热尿长腹满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