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是爱新觉罗·弘历的亲爹? 乾隆身世谜

开国皇帝往往是出身于草莽,搁现在说叫草根,他可能原来就是个无名小卒,我们不知道他具体出身于哪儿也很正常 。其实,中国有不少开国皇帝自己也说不清楚他爹妈是哪儿来的,有的甚至在做皇帝之前家里人都死光了,所以努尔哈赤的身世之谜很正常 。但是,我们这节要说的这个有身世之谜的皇帝是谁呢?乾隆皇帝 。说起这乾隆皇帝,大家说这可是正根啊!乾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 。说来也挺奇怪的,雍正行四,乾隆也是,这爷儿俩都被称为“四爷” 。当年乾隆小的时候,等于是康熙隔辈指认,说这小子不错,将来即位的话能担大任 。
【究竟谁是爱新觉罗·弘历的亲爹? 乾隆身世谜】据说他们去打猎,打猎的时候把一头熊给弄死了,但是这熊没死透,又起来了,张牙舞爪地奔康熙扑过去 。这个时候乾隆虽然还小,但是他一下子就站在这个熊和康熙之间,高声断喝,替他祖父挡了一下 。当然了,这熊当时重伤垂死,挣扎几下就死透了 。但这个事给康熙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觉得弘历这孩子知道护着他,而且勇气过人 。所以,那个时候康熙就隔辈指认了说自己儿子这一辈里头雍正是皇上,再下一辈就是乾隆(弘历)历史上记载说乾隆是雍正的老婆钮祜禄氏所生的孩子 。
所以就有人问了,既然有这么明晰的传承了,这还有什么身世之谜呢?因为民间传说,包括小说里头,都有不少质疑:有人说乾隆有一半汉族血统,说他是雍正跟一个汉族宫女私生的 。
可是雍正他不在乎这事,跟皇上一说,这事儿就过去了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避暑山庄那边说孩子要生了,这孩子要生下来那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血脉,这可怎么弄呢?当时管事的一看,上头没下令啊!于是把这个宫女领到马圈里头,宫女就把孩子生到马圈里了 。但生完之后康熙知道了,说这是他的孙子,雍正的孩子,那不能搁在那儿 。
因为这孩子的母亲是个汉族的宫女,当时满汉不通婚,再一个是这个宫女身份太低微了,所以当时康熙说把这孩子过继给雍正的夫人,也就是雍亲王当时的福晋钮祜禄氏给养着,这孩子算钮钴禄氏的 。那么,这宫女叫什么呢?姓李,叫李金桂 。
所以后来有人说这乾隆不是生在雍和宫,而是生在承德避暑山庄,这个历史上还真有一定的证据 。乾隆四十三年(1778),有一个人中了进士,后来当了户部主事,说白了就是财政部司长 。这个人叫管世铭,他曾经在承德避暑山庄题诗 。他题的诗里头就露出这么个意思来了,就说乾隆是在这儿出生的 。据说乾隆每年在雍正死那两天的忌日,都要到承德避暑山庄待两天,有人说这是在纪念自己的出生地 。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扎实的证据,乾隆在位60 年,主动要求退下来,为什么呢?自个儿爷爷康熙在位61 年,他可不敢超过圣祖 。乾隆是在85岁那年退下来的,又活了四年才死——当了四年太上皇 。乾隆当太上皇期间过生日,这时候儿子嘉庆已经是皇帝了,得给太上皇祝寿,得写诗,写诗的时候就提到我父皇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 。
这个事在朝为官的陈阁老心里很清楚,雍正是想要个男孩,因为他只有生出子嗣才可能在康熙那儿更加得宠 。恰巧这时候雍正的夫人生的是个女儿,于是就来了个“狸猫换太子”给换走了 。陈阁老知道这事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咽,胳膊折了退袖里”,这事不能声张,而且一声张必有杀身大祸,所以陈阁老回家后,琢磨来琢磨去,不想惹这祸,就给皇上上道奏折,意思说自己岁数大了,身体不好,不能在朝为官,请求致仕 。
什么是致仕?就是退休回家 。所以春秋鼎盛之年,陈阁老带着家人回到浙江海宁老家了 。后来有人给出种种佐证,说陈阁老儿子让人换了,他的儿子就是乾隆 。
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里写得很清楚,说这有好多证据 。陈阁老不是把雍正的女儿抱走了吗?这女儿其实等于是公主,那是雍正的孩子,说后来陈阁老这个女儿出嫁以后,专门在老家给她修了个楼,大家就管这叫公主楼 。因为陈阁老清楚这不是我的孩子,这是公主,得尊重,得拿她当回事儿 。
后人根据这个说三道四,说乾隆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海宁,就是看自己亲生爹妈去了 。而且,乾隆还给陈家题了一个“春晖堂”牌匾 。
“春晖”这两字不是乱用的 。大家都知道唐代大诗人孟郊写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现在一说“春晖”,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 。所以,乾隆平白无故题“春晖堂”干吗?这不就是在祭奠自己的母亲吗?
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是有春晖堂这块匾,可那不是乾隆题的,也不是题给海宁陈家的,但确实是题给姓陈的人家的 。这还是康熙在世的时候,题给一个叫陈元龙的大学士 。陈元龙跟康熙说他能有今天,全靠父母呕心沥血,结果这事感动了康熙,康熙就说给他题个字,让他搁在家中祠堂上,就叫“春晖堂”,来表示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 。所以说乾隆题字“春晖堂”这事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子虚乌有的 。那么,怎么解释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多次到海宁呢?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海宁,这是因为海宁出海盐 。盐是官府控制的东西,这里海盐产量这么大,而且是大清财政的重要收入,乾隆下来视察一下,大家应该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再者,当时钱塘江多次决口,工部在钱塘江这儿修建了大量的防洪工程,那么乾隆到这儿视察,到这个地方看看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有何不可呢?所以说这些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
还有人说既然没有什么证据,怎么还能传这么些年呢?这个其实是国人在心理上的一种发泄 。怎么说呢?孙中山先生建立同盟会,他的目标是什么?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当然,这“鞑虏”孙中山先生当时是指腐败的清政府,不是说要挑起民族矛盾 。但是汉满之争到了民国之前那段时间确实非常激烈 。很多人在这种思维带动之下,就容易在这个汉满之争上做文章,包括前面我们说乾隆他母亲是汉族的宫女,那意思是说乾隆的血统不纯,其实是在削弱满族人的这种内心自尊 。
金庸小时候满耳朵听的都是这事,再加上他是海宁人,大家想,他家乡能不传这个事儿吗?所以金庸后来就把这个传说写到小说里了 。但是金庸在后记里说明陈家洛只是个杜撰的人物,至于乾隆是海宁陈阁老的孩子这个传说也是小时候听说来的,金庸先生对待这个事还是挺客观的 。
所以我想,我们有时候会根据听到的民间传说把一些历史上未解之谜演化成多种多样的版本 。其实这里头大家要注意,一定要关注这个传说是什么时代产生的 。
因为这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一定跟这个时代某些人的政治诉求、某些人的好恶,以及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有直接关系 。只有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到这儿的时候,有人觉得应该用这种方式解释历史更加合理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样的传说 。所以没有凭空产生的传说,这都和我们本民族的一些民族习惯等各个方面密切关联 。所以说,如果没有后来的辛亥革命这个阶段,对乾隆的身世可能最多是稗官野史里偶尔提一句,不会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人还在想乾隆是汉人还是满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