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手握孔明士元,为何不仅没有得到天下反而亡国?

刘备有孔明士元,有什么理由得天下?水镜当时是胡说,徐庶曾经告诉刘备,得曹操可得天下,应该说刘备失徐庶而不得天下 。

孔明者,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是个理想主义者,虽然为刘备鞠躬尽瘁,还是功亏一篑,昙花一现 。如果刘备不失去徐庶,三国当有另一番景象 。诸葛亮的【隆中对】,完全是一个扯淡理想,远不如徐庶朴实无华的策略实用 。徐庶离开刘备时,千言万语一句话,告诉刘备要依附曹操,卧薪尝胆,慢慢发展壮大,不可锋芒外露,若与曹操正面为敌,必失得天下之机会 。借助曹操力量,发展自己的势力,会事半功倍,然后取而代之 。

司马懿采用徐庶的战略,最后取代曹氏得天下 。虽然刘备割据中,苟全称帝,也只是强弩之末,未能长久,三国之中,徐庶是个可惜的人才,徐庶首先不能接受曹操的处事作风,曹操有才,徐庶大才,曹操同样有着自以为是的风格,徐庶只能默默无闻,徐庶无法再回到刘备身边,因为刘备有了诸葛亮这个自视甚高的人 。

诸葛亮的存在,对刘备的大业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诸葛亮是个艺术化的人才,想入非非,花拳绣腿,对时事的观察深度不够,诸葛亮治标,徐庶治本 。同样是人才,堪大用者徐庶 。

刘备如果听从徐庶临别之言,与曹操和平相处,瓦解曹操者,必是刘备,混乱的三国,徐庶让刘备静观其变,让曹操螳螂捕蝉 。如果刘备不请诸葛亮辅助自己,说不定会按照徐庶的话做,也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了 。如果刘备身边没有诸葛亮,徐庶也许会回到刘备身边 。得天下的希望,刘备大于司马懿 。急于求成,是诸葛亮的失误 。

诸葛亮适合搞管理,徐庶适合谋天下,徐庶一生没能施展抱负,是三国人的损失,真正的明珠被埋在土里,是刘备命该如此,得徐庶失徐庶,天下无份 。曹操若能重用徐庶,司马懿也无法上手,曹氏也不会失天下 。

其他网友观点

先说诸葛亮,他在隆中对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结交东吴,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以此为根基积攒实力,然后从汉中荆州两路并联合东吴出合肥共三路兵马攻灭曹操恢复汉室 。结果呢:1、没有取荆州,差点被曹操灭了,导致到后来跟东吴在荆州归属上出现了分歧,影响了跟东吴的盟友关系,也导致了后来关羽被东吴搞死;2、取益州优柔寡断,害死了庞统,不然一个坐镇益州一个坐镇荆州,两路曹操都难以招架;3、关羽擅自出兵攻曹,搞死了自己也丢了荆州,两路出击攻曹计划变成只剩唯一路;4、刘备一意孤行攻打东吴,使得吴蜀两家元气大伤,灭曹计划被迫向后推延很长时间 。相当于老师都告诉你考试就考这几道题,答案也告诉你了,你就是不选正确的答案,老师水平再高,教的再好又有什么用,这真的不能怪老师 。

其他网友观点

这题有点问题,刘备在得孔明士元后,以一县之力占据两州,进而称帝,已经很吓人了 。而且他可没亡国,蜀国灭亡的时候诸葛亮死了快40年了,刘备庞统更是死了半个多世纪,蜀国灭亡怎么也怪不到他们头上 。

蜀国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原因非常多 。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刘备集团没有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 。

从东汉末年起,士族逐渐取代两汉的军功贵族和外戚豪门,成为天下真正的执牛耳者 。到魏文帝曹丕设立“九品中正制”后,整个魏晋南北朝,几乎成了士族的天下 。

九品中正制在现代被人吐槽,说它加强社会阶层固化,“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似乎是一个很烂的制度 。但实际上就当时来说,九品中正制是非常先进的,远比两汉推行的察举制要先进 。

蜀汉却没有这种制度改革,仍然一味沿用两汉的推举察举制,从根本上妨碍了天下士族的利益,甚至包括蜀汉的士族 。

【三国时期刘备手握孔明士元,为何不仅没有得到天下反而亡国?】所以,别说一统天下,到头来连割据一方都做不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