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使大家受益无穷,现在人们能留给后世什么?
物质不灭精神永存
世间,先有物质,后有人类 。有了人类才有意识 。人们常说:物质不灭,精神永存!没错 。但物质是在变化的,有的变没了,有的升华了 。今天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物质,不论是大自然恩赐的还是人类创造的,都是进化和再造的结果 。在进化的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消亡 。有些物质尽管还生存着,但仍在不断地变化,只是很缓慢细微而已,以至让人们难以觉察到罢了 。
地质学家根据地质和地下物考察推论:约几千万年前,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乃是一处浩翰的“西海”,而今西海何在?早已变为“桑田” 。“万里长城”是实实在在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龙”吧,很对 。须知:从战国到秦始皇天下一统,再到明朝时仍在对长城修修补补 。断断续续一千多年的建修,到现在也才两千多年的时间,还有几处能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多乎?不多哉”!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历经数十载,皇帝过二代,工程浩大,建筑宏伟,造作精致的“阿房宫”而今安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现在也只有考古者去探遗迹拾碎瓦片 。
孔丘李佴孙武子谁见过?即便是与他们同时代的人能相识的也是少得可怜 。但是他们的教育理念,哲学观点,军武思想传给了后世人,这才是最丰厚的财富,真正的“国宝” 。屈原杜甫岳飞早已作古,但是他们的不朽诗作,可歌可泣的爱国忧民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世的人们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句诗不知激励了多少后世人去求实、探索、追寻真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知唤醒了多少后世人应该去怜爱苍生;“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满江红》不知号召了多少后世人奋起抵御强虏外辱,才使中华民族不至于亡国灭种 。
上世纪六十年代父辈们在纳凉时常常对一些古谚语讨论得津津有味 。“养儿不如我,买田做什么?”我那时听了也是云里雾里不知其理 。现在略有所悟:“养儿不如我,买田做什么?”在封建时代的旧中国,人们发了财首先就是买田地造房屋置家业 。一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是有财富留给后人 。能成为富豪世家岂不美哉!但谚语所质疑的是:儿子不如老子,似刘阿斗之辈懦弱无能守不了业 。买田置业有何益?后人不争气,田地再多也敢卖,家业再大也会败 。如此说来把什么留给后世人最好呢?从极小处着眼,一个家庭有家业留给后人比没有强,但是只能逞一时之强,不敢说长久 。能把良好的家风传给后人才是宝中宝 。有良好的家风家教能使后人既能守业又能创业,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从大的方面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是把精神财富留给后世 。其中包括优秀的历史文化,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勇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意志,使之国强兵壮民富天下安 。在此还要补明的是:我不是说一个国家和民众就不需要物质财富的继承和享有,而是两相比较,精神财富排头,物质财富紧随其后 。只要有精神财富的引领,物质财富就可以再创造 。纵观历史,物质的万里长城万年以后也会坍塌风化的,只有中华民族牢牢筑在心底的精神长城才会永远不倒!宏伟豪华的“阿房宫”早已灰飞烟灭;唯有杜牧的《阿房宫赋》还在警世后人 。横看世界,苏联在上世纪末也解体了 。是它不够强大威摄吗?不是 。是国家和民族没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民众丢失了信仰,自我解除了思想武装 。人心乱,民心散,苏联玩完 。从古今中外,从历史到现实,如蜻蜓点水般过场,抛出个人观点难免有失偏颇,望有兴趣者探讨指正,致谢 。
其他网友观点能很好的传承已不容易,不敢奢望了 。
其他网友观点【古代诗词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使大家受益无穷,现在人们能留给后世什么?】现在人在高科技的尖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航天技术,已经到了举世闻名的好成绩,古时候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经成为现实,人类登上太空有如探囊取物,手拿把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到宇宙中吟诗作赋,古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成为现实,我想我们的后人应该以此感到骄傲与自豪吧 。
推荐阅读
- 古代女子是怎么样巧应对上级骚扰的?
- 三代人不许参加科举 古代捕快:一人从业
- 作揖打拱跪拜怎么用 中国古代的见面礼仪
- 含嘉仓城总面积43万平方米 世界最大的古代窖藏粮仓
- 是古代黑科技还是“鬼吹灯” 墓中长明灯不熄
- 古代的刽子手为何一生都无子嗣?原因很简单
- 古人这个办法竟然能让古代皇帝陵墓不被偷盗!
- 古代十大富豪之一邓通为何最后竟被活活饿死
- 妺喜是古代四大妖姬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妖姬
- 古代丫鬟是怎么面对男人性侵骚扰的?随意凌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