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不如食补 “五谷为养”是哪五谷?
药补不如食补 “五谷为养”是哪五谷?
传统的中药制剂,有丸、散、膏、丹等多种形式 。具体到丸药,又有蜜丸、水丸、滴丸、浓缩丸等不同种类 。如论丸药大小,中医古书里提示有诸如“梧桐子大”、“黍米大”、“麻豆大”等多种规格 。
那么,“梧桐子大”到底有多大,“黍米”和“麻豆”又所指为何?我在课堂讲授中医方剂学时,需要对学生们加以解释 。
目前香港的学生,就像常吃鸡蛋却很少有人听过报晓的鸡鸣一样,不仅见过梧桐子的人不多,即令是对五谷杂粮之属的“黍”和“麻”等农产品,也所知甚少 。
《论语》以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直被用来嘲笑读书人的文弱、怠惰与缺乏生活常识,章太炎曾用“麦菽不辨”贬斥过光绪皇帝 。而在40年前的“文革”时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是与被视为“臭老九”的知识分子联系到一起并画上等号 。不过,随着急剧地、世界范围地都市化进程,随着现代都市人日常生活与农业以及田园乡野环境的疏离,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五谷不分”,却也已经是不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 。
只是,我对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解释“五谷”是指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麻),说明“黍”是大于稷(粟、小米)的黄米,而“麻豆”是“麻”的果实大麻仁,也就是药食兼用的火麻仁时,很少有学生对这黍、麻以及“五谷”能更述其详,这让我不免惆怅 。
在世界卫生组织所强调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中,合理膳食居于首位 。这与基本于秦汉之际成书的中医着作《黄帝内经》里所倡导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营养原则正相符合 。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要作为主食的辅助和补充;食品营养需要多样化的合理搭配,“五谷”则在其中扮演主角 。为了营养保健,我们需要了解“五谷”等食材,并学会在日常饮食中搭配运用,以改善目前都市人因仅以精米(稻)和精面(麦)为主,以至于食谱变得越来越窄的不良倾向 。
人类能够常吃饱饭的历史并不太长 。比起原以多种植物杂食才能填饱肚子的祖先,我们目前的饮食中欠缺了许多“植物营养素” 。所以,有人认为形形色色的中药之所以具有治疗和保健功效,其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植物营养素”就是重要的疗效基础 。
大麻子,也称火麻仁、黄麻仁 。果实扁卵圆形,如绿豆大,亦食亦药 。功能养阴滋补,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排毒,抗衰、减肥 。
众所周知,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体系的奠基之作 。在那之前,远古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表明炎帝神农既是华夏民族的农业鼻祖,又是药学的始创者;还表明中药学是在对食物的探寻和认识过程中同步发展起来的,正所谓“药食同源” 。
由此,中药与西药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众多中药往往亦药亦食、药食兼用,中药与食品的亲和性也令中医“药膳”、“食疗”方法的应用顺理成章 。
中医认为,即令是五谷杂粮,也各有不同的寒热温凉特性以及补泻功效 。在中医看来,食即是药 。食品给我们带来营养,同时也是我们赖以保健和疗疾的“基本药品” 。“药补不如食补”、“药疗不如食疗”之说,就强调了疗养结合的中医药学“食疗”的重要性 。
【药补不如食补 “五谷为养”是哪五谷?】 黍米重提,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益脾和胃、安神助眠、止泻、乌发 。主治咳逆、烦渴、霍乱、胃痛、不思饮食、肺虚咳嗽,还能止泄、除热,是具有食疗价值的药食兼用原料 。
而今,一些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了解“五谷”,让人感觉他们还欠缺对于“药食同源”这一中医药学重要特性的认识;也印证了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一代食谱狭窄的现实 。
推荐阅读
- 经典说说 花时间去解释,不如花时间去证明
- 孕妇贫血应该怎样食补才好
- 每个人都会有技不如人、仰人鼻息的时候
- 解析汉朝历史上周勃是不是真的不如陈平?
- 怎么查询粮食补贴有没有到账?户主死亡怎么变更粮补?
- 人民币怎么折玫瑰花 不如亲手做一做
- 吐槽婆婆不好 不如学会做个好媳妇
- 爱情说说 与其执着回忆,不如寻找梦想
- 孕期贫血食补方法都是有哪些
- 与其无力吐槽婆婆 不如学会与婆婆相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