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

【组成用量】
茵陈30g,栀子、生大黄各10g 。
【服用方法】
水煎服 。
【功效作用】
方中茵陈为治黄疸要药,专长清利湿热以退黄;配合清热解毒力强的山栀子,使湿热从小便而出;佐以大黄之苦寒,既能泻热通腑,又能清化湿热,使湿瘀从大便而下 。本方药仅三味而力专效宏,确能起到清热除湿,利胆退黄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之病证 。
本方具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抗病原微生物,降低血清胆固醇及β脂蛋白,利胆,护肝,消炎,镇痛,利尿,解热等作用 。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周身面目俱黄,色鲜如橘色,小便黄赤,舌苔黄腻为其汤证之要点 。
本方适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疟疾、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蚕豆病、高胆红素血症、中毒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压病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全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亮如橘子色,小便浓黄不利,大便坚硬,体倦乏力,饮食不香,舌苔黄腻,脉滑数者之病人 。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高血压病(痰浊内阻,化热上扰型)治宜清热化痰 。
以本方加减:茵陈40g,山栀子、蒲公英各15g,大黄9g为主治方 。
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湿热熏蒸,胆汁外溢型)治宜清热利湿退黄 。以本方加减:生麦芽、慧苡仁各12g,茵陈6g,制大黄、山栀子、甘草各3g为主治方 。
3.病毒性肝炎(湿热发黄型)治宜清热化湿解毒 。
以本方加虎杖、土茯苓、草河车各15g,柴胡12g,黄柏10g为主治方 。
若发热、无汗者,加佩兰10g,薄荷6g 。衄血、赤缕及舌红绛者,加白茅根30g,生地15g,丹皮10g 。头身困重、口粘、大便粘滞秽臭者,去大黄、栀子、黄芩,加猪茯苓各15g,薏苡仁、藿香、厚朴、半夏各10g 。
4.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型)治宜清化湿热,佐以通腑 。
以本方合大承气汤[川厚朴、枳实、芒硝(冲)各10g],加红藤、败酱草各30g,柴胡、木香各10g为主治方 。
若腹痛固定不移,有血瘀症状者,加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各15g),赤芍12g,桃仁10g 。腹痛吐蛔虫者,加乌梅丸10g(包煎) 。大便秘结,脘腹痞满甚者 。用大承气汤液灌肠以泄热通便 。
5.原发性肝癌(肝胆湿热型)治宜清热利胆,泻火解毒 。
以本方加白英30g,金钱草20g,丹参、厚朴、龙葵、半边莲各12g,蛇毒15g,蒲公英10g为主治方 。
若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半夏各12g 。腹水者,加车前子(包煎)、泽泻、猪苓各12g 。
6.药物性肝病(毒炽肝胆,热迫心营型)治宜清热解毒,凉营安神 。
以本方合犀角地黄汤[水牛角片(先煎)20g,生地黄15g,丹皮、赤芍各10g],加虎杖15g,黄芩、车前子(包)各10g,绿豆30g为主治方 。
若黄疸色鲜者,加大茵陈用量 。类衄、齿衄者,加白茅根、侧柏叶 。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陈皮 。胁痛,腹胀者,加川楝子、枳壳 。大便秘结者,加玄明粉(冲) 。小便短少者,加赤小豆、玉米须 。神识不清者,应中西结合治疗 。
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湿热瘀阻,瘟毒发黄型)治宜清热化湿,疏肝利胆 。
以本方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茵陈20g,青蒿、黄芩、山栀子、柴胡、川芎、郁金、蒲公英、车前子(包)各10g,龙胆草5g为主治方 。
若舌苔厚膩者,加甘露消毒丹 。肝脾肿大者,加鳖甲、丹参 。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姜竹茹 。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
8.新生儿黄疸(湿热郁蒸,肝胆失疏型)治宜清热、利湿、退黄 。
以本方加金钱草、泽泻、郁金、车前子(包)、黄芩各6g为主治方 。
若热重者,加虎杖、龙胆草 。湿重者,加猪苓、滑石 。呕吐者,加竹茹、半夏 。腹胀者,加枳实、厚朴 。大便溏薄者,生大黄改为制大黄 。
9.化脓性胆囊炎或总胆管结石症(肝胆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排石 。
以本方合大柴胡汤(柴胡15g,黄芩12g,半夏9g)加木通9g,郁金12g,车前子15g为主治方 。
【随证加减】
1.阳黄热偏胜加金钱草、虎杖、板蓝根 。湿偏胜:加猪苓、茯苓、泽泻、木通、车前子 。
2.阴黄去大黄,加干姜、附子 。
3.肝肿大加郁金、当归、丹参、茯苓、泽泻 。
4.肝郁气滞加柴胡、川楝子、香附、佛手 。
5.胆结石加金钱草、芒硝、木香、白芍、枳壳、郁金、虎杖 。
6.急性传染性肝炎加板蓝根、龙胆草、鸡骨草、车前子 。
7.锑剂引起之中毒性肝炎合泻心汤、小柴胡汤 。
8.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加柴胡、黄芩以和解退热 。
9.黄疸甚者加田基黄、泽泻、车前子(包煎)以利湿退黄 。
【茵陈蒿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10.胁痛腹胀加郁金、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止痛 。
11.大便秘结重用大黄,并加枳实以泻热通便 。
12.胆汁性肝硬化加茯苓、党参、白术、甘草 。
【化裁变通】
1.茵陈四逆汤(《玉机微义》)
本方加附子、干姜、甘草、去栀子、大黄组成 。功能温阳退黄 。主治阴黄色晦,手足逆冷、脉沉微细者 。
2.茵陈四苓汤(《济生方》)
本方去栀子、大黄,加白术、猪苓、赤茯苓、泽泻组成 。功能清热利水 。主治黄疸,大便溏薄,小便深黄 。
3.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
本方去栀子、大黄,加炙甘草、白术、附子、甘草、干姜、肉桂组成 。功能温阳化湿 。主治寒湿阻滞,发为阴黄,身目熏黄,身冷不渴,小便自利,脉沉细 。4.栀子大黄汤本方去茵陈,加枳实、豆豉各9g组成 。治酒黄疸,心中懊恼或疼痛烦热,小便不利 。
5.大黄硝石汤
本方去茵陈,加黄柏、硝石(后下)各12g组成 。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 。
【注意事项】
本方药性寒凉 。阴黄或湿重于热,或寒湿明显者,不宜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