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纳米技术骗局?

首先 , 纳米技术不是骗局 。纳米是微尺度上的突破 , 纳米技术是很多学科的基础 。现在单独作为一个名词 , 纳米好像并不热 , 但恰恰说明纳米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 , 成为一种通俗的学科 。这不是从神坛坠落 , 而是通过科研人的不懈努力 , 把新兴产业变成大规模产业 。

其次 , 石墨烯当然更不是 , 他是材料中的全能战神 , 从理论上讲他有无限的可能 。可惜的是 , 人的能力有限 , 未必让他实现价值 。但是 , 石墨烯的初步性能已经得到认可 , 譬如锂电池的石墨烯电极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 石墨烯透明导电膜可能会给显示方式带来革命 。

其他网友观点

【石墨烯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纳米技术骗局?】石墨烯不会成为弟二个纳米技术 ,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 , 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 , 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 。它的厚度大约为0.3335nm , 根据制备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起伏 , 通常在垂直方向的高度大约1nm左右 , 水平方向宽度大约10nm至25nm是除金刚石以外所有碳晶体(零维富勒烯 , 维碳纳米管 , 三维体向石墨)的基本结构单位 。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 , 只吸收2.3%的光 , 另一方面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分子(氦气)也无法穿透 , 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 , 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 , 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 , 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 , 强度最大 , 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 , 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 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甚至仅仅一层石墨烯 。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 , 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 , 对石墨烯的研究才开始活跃起来 , 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他们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 , 然后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肢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 。不断地这样操作 , 于是薄片就越来越薄 , 最后得到了仅有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 , 这就是石墨烯 。石墨烯分为:石墨烯粉体和石墨烯薄膜两大类 。 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 , 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 用石墨烯取代硅 , 计算机处理器运行速度 , 将会快数百倍 , 如2013年初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就开发了一种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微型超级电容器 , 该电容器不仅外形小巧 , 而且充电速度为普通电池的1000倍可以数秒内为手机甚至汽车充电同时可用于制造体积较小的器件 。 2014年3月20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盛猛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相关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高导热石墨烯1炭纤维柔性复合薄膜 , 其厚度在10一200nm之间可控 , 室温面向热导率高达977w/m.k拉伸强度超过15mpa 。 2015年3月2号全球首批3万部石墨烯手机在渝〈重庆〉发布 , 该款手机采用了最新研制的石墨烯触摸屏 , 电池和导热膜 。 石墨烯被称为“黑金” , 是“新材料之王” , 有改变数量庞大的各种应用 , 从智能手机和超速宽带到药物输送和计算机芯片 。

其他网友观点

2002年的时候碳纳米管就忽悠了一批人 , 以哈佛大学 , MIT 等大学为首 。典型的一个碳纳米管的应用是做气体传感器 , 检测空气中的CO , VOC 等等 。遗憾的是碳纳米管对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敏感 , 并且碳纳米管吸附被测气体后需要加热到300摄氏度3个小时 , 才能重现使用 。这么一个破烂居然被全世界的大学研究人员研究了7 , 8 年才开始放弃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感器公司 ,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气体传感器公司 。那时候最烦的就是MIT 林肯实验室的纳米传感器专家 , 打电话要求交流 。目前 , 石墨烯在应用上很不成熟 , 中关村鼎好大厦里面的中国石墨烯创新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本人也被北大信息学院请回去介绍石墨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实在是因为想帮助校友 , 才去忽悠几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