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孩子的11个表现 你中了几个?

当孩子们闯了大祸犯了大错,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我就是拿他没办法”这句话来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台阶下,孩子们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难道不会想,“既然没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都没办法好了” 。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笑了笑,这将会使他认为自己很可爱他说的话很讨喜,你的反应不外乎是鼓励他下次再挑些更讨喜的话来讲 。
3、从不训练他精神独立
从小一切帮他打点好一切事情由你来负责,等到他20岁时再突然告诉他“自己决定吧!”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对这种突如其来且迟来的恩准反应会是:“#~%&^....”
4、从不告诉他你错了
【宠爱孩子的11个表现 你中了几个?】如此将造成他日后严重的罪恶感,若我们一直避免把错字冠诸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直不告诉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触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无法替他掩饰的罪行,他还以为整个社会都与他作对,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
5、替他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
像个名符其实的老妈子一样地跟在他后面,捡起他丢再地上的书鞋子脏衣服,帮他整理房间做东做西打理一切,养成他日后推卸责任,将别人的好意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恶习 。
6、毫不限制他的读物
小心啊,虽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干净,脑子吃的却是垃圾 。
7、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日后父母离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为孩子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反应感到震惊与不解 。
8、当他的摇钱树
若金钱对他们而言太容易到手,想买东西时只要他们摇一摇吵一吵钱就掉下来了,不让孩子明白金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的,如此要他们如何能了解“钱歹赚“,如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金钱概念 。
9、满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
当你自始至终永远满足他的需求时,你会发现一次的拒绝,就足以对他造成伤害极大的挫折感 。
10、永远站在他这边
站在孩子这边固然是好的,但要永远吗?当孩子真的犯错时呢?你能想象这种心态“都是别人不好他们都对我的孩子有偏见”会造成他日后一生多少问题吗?永远站在孩子这边,永远教他与邻居师长警察对立,不过是提早让他走上不归路罢了 。
11、我就是拿他没办法
当孩子们闯了大祸犯了大错,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这句话来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台阶下,孩子们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难道不会想,“既然没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都没办法好了” 。
极目望去,似乎人人都在惯孩子 。好些孩子虽然娇生惯养,但心地还挺善良,做不了什么坏事 。但娇惯的结果,的确不怎么样,现在人们抱怨80后、90后的毛病,其实说到底,都是抱怨者这一辈给惯出来的 。
城里的孩子娇惯,农村的孩子也娇惯 。从前大学里,农村来的学生,什么都会干,也肯干,但现在农村来的学生,甚至比城里的孩子还娇生惯养,什么都不会 。什么都不会,还不是娇惯最大的恶果,大不了以后成家了,两个人从头学做家务 。动手能力差,多挨老板剋,自己慢慢学就是 。反正历史留给这个时代的,就是这样的80后,90后,他们父辈的当家人,不接受,也得接受,不用,也得用,因为没有更好的 。娇惯的最大恶果,是这一批的孩子,普遍责任心不强,或者说,不自立 。
作为老师,每年都会帮一些贫困的学生,每次借钱,都说好了是借,不是给 。当然,如果他们不还,我也不会逼债 。其实,我并不在乎那几个钱 。但是,我发现,凡是男学生,毕业之后多数不还,而女学生大多都还 。很明显,男孩子被惯的比女孩子厉害,在他们眼里,还不还钱,本是个无所谓的事 。他们根本没想过,还钱是一份责任,不还钱,不仅丢了自己的那份责任,而且也丢了面子 。他们连在我面前丢了面子都不在乎,很难想象,到了社会上,他们是不是会在乎自己的脸面,自己的尊严 。我当然也没法相信,他们日后能做出什么成就 。
其实,每个大人,即使不讲那个传统的故事,他们也都知道,惯孩子不好 。之所以非惯不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人们都输不起 。好些被娇惯习惯了的孩子,只要索要不能被满足,动辄以自杀相威胁,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只好缴械投降 。其实,即使一对夫妻一个孩的所谓国策难以改变,在一个孩子的前提下,从理性角度,不惯也比惯是更合理的选择 。
所谓的惯,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孩子折掉,但现实社会中,有几人能做到真的把孩子天天含在嘴里,捧在手心?无论如何,孩子总要自己在人世间行走 。这样行走,就会有风险,有疾病 。事实上,人就像其他动物一样,生下来就会有风险,无论担心与否,小心与否,风险总是会有 。从概率上讲,让孩子经些风雨,受点磨练,活下来而且活得好的概率反而要高 。即使娇生惯养,所有的事情都大人包办,父母一般来讲,总会死的孩子的后面,那么孩子后面的日子肯定要过的相当艰难 。不仅吃苦的概率注定大,折损的风险也大了 。

    推荐阅读